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弃瓢图》
《弃瓢图》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至人于物本忘情,瓢系犹嫌树里声。

应是向来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鉴赏

这首诗《弃瓢图》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超脱世俗、忘情于物的至人形象,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至人于物本忘情”,开篇点题,以“至人”这一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引入,强调其对于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超脱境界。接着,“瓢系犹嫌树里声”,进一步描绘了至人生活的简朴与超然,他甚至对随身携带的瓢在树间发出的声音都感到不悦,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摒弃,也暗示了他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心境。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苛求,恰恰反衬出其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后两句“应是向来新洗耳,个中听得更分明”,则揭示了至人之所以能如此超脱的原因——“新洗耳”。这里的“洗耳”源自古代传说中的“洗耳听琴”的故事,象征着清除杂念、倾听内心的声音。至人通过“新洗耳”,清除了心灵的尘埃,使得自己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世界,尤其是自然界的微妙声音。这不仅是对外界声音的聆听,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人形象的刻画和对其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李东阳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纯净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诗中充满了哲理意味,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升平词十首

瑞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
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
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瓦霜消湿,虫丝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
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
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
一物至周天,洪纤尽晏然。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惟书瑞,天台绝见妖。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纩垂。
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
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
花木经宵露,旌旗入仗风。
何期于此地,见说是神工。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
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升平不可记,所见是闲人。

(0)

杂曲歌辞·升平乐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
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
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瓦云消湿,虫丝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生。
处处足欢声,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
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
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熏。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唯书瑞,天台绝见祆。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黄主纩垂。
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
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
花木经宵露,旌旗立仗风。
何期于此地,见说似仙宫。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
文章惟反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升平不可纪,所见是闲人。

(0)

牡丹四首

异色禀陶甄,常疑主者偏。
众芳殊不类,一笑独奢妍。
颗折羞含懒,丛虚隐陷圆。
亚心堆胜被,美色艳于莲。
品格如寒食,精光似少年。
种堪收子子,价合易贤贤。
迥秀应无妒,奇香称有仙。
深阴宜映幕,富贵助开筵。
蜀水争能染,巫山未可怜。
数难忘次第,立困恋傍边。
逐日愁风雨,和星祝夜天。
且从留尽赏,离此便归田。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
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
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
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雕盘动,丛遭恶草偏。
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
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
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
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欲就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愁为牡丹饥,自惜多情欲瘦羸。
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
吟蜂遍坐无闲蕊,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国别来谁占玩,此花光景属吾诗。

(0)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

一战便抽兵,蛮孤吉浪平。
通连无旧穴,要害有新城。
昼卒烽前寝,春农界上耕。
高楼一拟望,新雨剑南清。
泸水断嚣氛,妖巢已自焚。
汉江无敌国,蛮物在回军。
越巂通游国,苴咩闭聚蚊。
空余罗凤曲,哀思满边云。

(0)

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
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
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0)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
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
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
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