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藏山自润,珠在水还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常行(cháng xíng)的意思:经常行动、习惯性行为
丹诀(dān jué)的意思:指红色的秘诀或重要的指示。
非难(fēi nàn)的意思:指责、责备。
飞升(fēi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灵魂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或层次。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精微(jīng wēi)的意思:形容深奥微妙,细致精巧。
灵悟(líng wù)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想突然开悟,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或真理。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神气(shén qi)的意思:形容态度自信、神情自豪的样子。
试飞(shì fēi)的意思:进行飞行试验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王乔(wáng qi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胆识过人。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象生(xià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或发展的样子。
心灵(xīn l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灵活,动手能力强,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
玄风(xuán fēng)的意思:指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风格或气质。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自润(zì rùn)的意思:自我润泽,自我滋润。
- 鉴赏
这首诗《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一)》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首句“道自心灵悟”,开篇点题,强调了道的领悟源自内心的觉醒,暗示了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性。接着,“机因物象生”则指出万物变化中蕴含着道的运行规律,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的踪迹。
“玄风流日用,妙理在常行”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的无形却无处不在,它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神气超无极,精微合有情”描绘了道的超越性与普遍性,无论是在超脱的神气还是细微的情感中,都能找到道的存在。这种超越与深入的结合,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和谐统一。
“玉藏山自润,珠在水还明”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道的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属性,如同玉石隐藏于山中仍能滋润万物,珍珠沉于水中依然明亮照人,道亦是如此,既深藏于内心,又显现于外在世界。
“松子非难学,王乔本易成”则以松树和仙人王乔为例,鼓励人们学习道家的智慧,认为通过修行与实践,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
最后,“何人寄丹诀,白日试飞升”表达了对道家修炼秘籍的向往,以及对实现飞升仙境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不仅揭示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也激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叶伸出使河北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纻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干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送吴都曹还芜湖
柳岭相从岁屡迁,南湖同泛又经年。
斋前怪石曾为枕,门外长杨忆系船。
白酒一壶贤圣乐,古书千卷弟兄传。
九衢尘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送孙积中兄待次吴兴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
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
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弟兄。
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