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换米傍村归,篷底烟生湿草炊。
《和渔翁四绝·其二》全文
- 翻译
- 捕到鱼后拿去村里换取大米,准备回家做饭。
在船篷下,炊烟升起,湿漉漉的草地上正在煮食。
- 注释
- 得鱼:捕鱼获得。
换米:用鱼交换大米。
傍村:临近村庄。
归:回家。
篷底:船篷下面。
烟生:炊烟升起。
湿草炊:在湿润的草地上做饭。
醉倒:喝醉了。
船头:船的前端。
呼不起:叫不醒。
捉虱:捉跳蚤。
孙儿:孙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渔民、渔父)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安逸的乡村画面。
“得鱼换米傍村归”一句,表明渔翁在外捕捞到鱼后,与邻村的人交换成了米,满载而归。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经济和物物交换的情况,也反映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篷底烟生湿草炊”是对渔翁归家后的情景进行描写。“篷”指的是船篷,可能是用来遮蔽风雨或阳光的部分。烟从篷底冒出,是因为在船上煮饭所产生的。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渔翁正在准备晚餐的情景,也传达了一种温馨和平静。
“醉倒船头呼不起”表明渔翁饮酒过量,躺在船头,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不再能叫喊。这一幕生动地描绘了渔翁的悠闲生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斜阳捉虱有孙儿”则是说在斜射的夕阳下,渔翁正在捕捉身上的虱虫,而旁边还有孙子在玩耍。这一句增添了画面中的温馨与生动,也强调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理想状态。诗人借渔翁之口传达出自己对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司户摄淳安丞同官送至西湖支使有诗因次韵
把酒湖亭一笑逢,沿湖犹拥绿丛丛。
倒涵岚影晴烟紫,回射城阴夕照红。
愁绪不关歌舞外,交情却在别离中。
片帆我亦随西下,小□凭栏蔌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