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十一水乐》全文
- 翻译
- 溪水从林边潺潺而来,仿佛知晓湖水相近,各自发出欢快的鸣声。
月光下,是谁带着枯木,尝试捕捉那穿透云层、落入深涧的水声。
- 注释
- 渠水:溪流。
来:流来。
林外:树林之外。
泓:水流清澈的样子。
水知:水似乎知道。
湖近:湖水临近。
各争鸣:相互发出声音。
何人:谁。
月下:在月光下。
携:拿着。
枯木:枯萎的树木。
写取:描绘出。
穿云:穿透云层。
落涧:落入山谷。
声: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水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情感的寄托。"渠水来从林外泓"一句,以"渠水"指代溪流,从"林外"蜿蜒而来,这里的"泓"字生动地形容了溪水汇聚成小河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下来的"水知湖近各争鸣"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溪水知道自己即将汇入湖中,因此与其他溪流一道争相鸣叫,这里的"争鸣"不仅形容了水声的清脆,更蕴含着生机勃勃之意。
诗人的情感在"何人月下携枯木"一句中渐渐显现,"月下"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而"携枯木"则给人以孤寂、清高之感。这位不名诗人在月光下拿着枯木,这份宁静与孤独仿佛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最后一句"写取穿云落涧声",诗人通过这位神秘人物的举动,将自然界的音乐——水声,与文艺创作相结合,似乎在说,只有借助文学才能捕捉到那些超凡脱俗的声音。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