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金陵制幕即事·其五》全文
- 注释
- 烽:古代边境报警的烟火信号。
安:平安。
不妨:何妨,不妨事。
拄笏:手执手杖,表示休闲或有官职的人出行时随身携带的手杖。
观山:欣赏山水。
西风:秋风,这里指代季节转换。
江涛:江上的波涛。
整暇:闲暇,空闲的时间。
规摹:描绘,描摹。
肯:愿意,肯否。
放闲:放松休息。
- 翻译
- 夏天来临,烽火传递着平安的消息,
不妨手握手杖,一同欣赏山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的边塞风光图。"入夏边烽渐报安",表明随着夏季的到来,边疆的烽火台上报信的烽烟逐渐减少,宣告着边境的平安无忧。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状态的缓和,也是对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不妨拄笏共观山",诗人邀请同伴拿起筹码(古代计数或标记物品之用)一同观赏那远处的山峦,展现了一个悠闲自在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西风易把江涛涌,整暇规摹肯放闲",则是对夏日自然景象的描写。西风轻拂,使得江水波涛澎湃,诗人借此形容夏季的丰沛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情怀。"整暇规摹肯放闲"则是说在这悠长的夏日里,可以用心去描摹自然之美,享受那份从容不迫的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