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因忘寐,诗成得散愁。
《秋夜对月》全文
- 注释
- 青廓:清朗的天空。
经:经过。
新雨:刚下的雨。
扶疏:稀疏而错落有致。
桂影:桂花的影子。
秋:秋天。
夜凉:夜晚凉爽。
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
静:安静。
风细:微风轻柔。
水光浮:水面泛起波光。
坐久:坐了很久。
因:因此。
忘寐:忘记疲倦,不觉得困。
诗成:诗写完。
散愁:消解愁绪。
愿言:希望如此。
乘此兴:趁着这股兴致。
同赋:一起吟诗。
庾公楼:庾公楼,指某处名胜之地,可能是一位诗人或历史人物庾亮的住所。
- 翻译
- 清朗的天空经过新雨洗涤,桂花疏影在秋意中摇曳。
夜晚凉爽,山色宁静,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波光。
坐在这里久了,不觉困倦,诗兴大发,消解了心中的忧愁。
希望能借着这股雅兴,一同到庾公楼吟诗作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图景,诗人在凉爽的夜晚,感受着山色的静谧与水光的柔和。开篇两句“青廓经新雨,扶疏桂影秋”,通过对建筑、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片湿润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渲染了季节的气息。
诗人接着笔触转向夜晚的宁静与山水之美:“夜凉山色静,风细水光浮。”这里,“夜凉”表达了秋夜的凉爽,“山色静”则描绘出一片安详的景象,而“风细水光浮”则是对夜间微风和水面光泽变化的精致捕捉。
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诗人久坐忘倦,灵感涌动,诗思泉涌:“坐久因忘寐,诗成得散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美,心境澄明,写出了内心的喜悦与安宁。
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望:“愿言乘此兴,同赋庾公楼。”这里,“庾公楼”指的是唐代诗人庾信的名句“黄昏独向蓬莱上,望帝阙遥连雪霜云”。诗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在这般美好的景致中,同样地写出传世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别宋希仁
四山寂寞南塘死,此事今谁得绪馀。
耳冷不闻前辈论,眼明犹读后生书。
我如蒲柳惊秋早,君似芙蕖出水初。
此别未知重面日,可堪回首送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