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似杜陵休比浪,诗成曼硕自须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鹤散(hè sàn)的意思:指白鹤群飞时散开的样子,比喻人或事物分散离去。
漫与(màn yǔ)的意思:漫不加以控制地交谈,言辞放纵不受约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吟灯(yín dēng)的意思:指夜间读书或写字时点灯吟咏,形容学问精深、刻苦钻研。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 鉴赏
这首诗以“瀛海”开篇,描绘出一片浩渺无垠的景象,仿佛是天地间最广阔的边界,却又不被船只所触及,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现实的意境。接着,“三山”与“十洲”的连接,既是对神话传说的引用,也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鸾飞鹤散惊千里”,通过鸾鸟与仙鹤的飞翔与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千里之遥的距离,更增添了这份感慨的深远。而“月迥星疏共一天”,则是对夜空美景的细腻描绘,月亮与星星虽各在其位,却共同构成了同一片天空,寓意着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
“迹似杜陵休比浪”,将自身经历与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的漂泊生涯相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反思与认同。而“诗成曼硕自须怜”,则是在自我审视中流露出的谦逊与自怜,暗示了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自我慰藉。
最后,“玉堂槐影依稀在,独坐吟灯思惘然”,以“玉堂”象征高雅的文学殿堂,槐影则为宁静的氛围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独自一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吟诗,思绪万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