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绿阴浓,虞山秀几重。
玩花常枕石,听鸟独依松。
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
这首诗描绘了虞山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曲径绿阴浓”,以曲径和浓密的绿荫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虞山秀几重”一句,点明了所处之地是虞山,并以“秀”字形容其景色之美,暗示山色层次丰富,美不胜收。
“玩花常枕石,听鸟独依松”两句,通过“玩花”、“听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交流,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枕石”、“独依松”更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水云的静谧景象,涧水半弯,溪云慵懒,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慵”字,赋予了溪云以拟人化的形象,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好留名士迹,日日此扶筇”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自己的足迹,每日在此散步赏景的心愿。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
一源甚澄静,数步忽潺湲。
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重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
白发末理生,惟谈圣人道。
爱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气。
尺素写林峦,邈有千里意。
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
却来华阳川,与我溪上盟。
行歌紫芝秀,坐啸清风生。
鍊真变金骨,飘飘朝玉京。
结成物外游,忘此天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