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二首·其一》
《杂题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寒雨萧萧桐叶惊,浪浪还作夜阶声。

西风忽起幽人觉,枕簟时向五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浪浪(l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行动不规律,没有目标或目的。

时向(shí xiàng)的意思:指时机适宜,趋势向好。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注释
寒雨:秋雨。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
桐叶:梧桐树叶。
浪浪:形容雨声连续不断。
夜阶声:夜晚台阶上的声音。
西风:秋风。
幽人:孤独的人。
枕簟:竹席或草席。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翻译
秋雨瑟瑟,打在梧桐叶上,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夜晚台阶上的阵阵回音。
忽然一阵西风吹过,让孤独的人从梦中惊醒,这时,枕席已感到凉意,时值深夜五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雨夜的静谧景象。"寒雨萧萧桐叶惊"表达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雨打在桐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惊鸿一瞥之感。"浪浪还作夜阶声"则是将雨声比喻为流水之声,渲染出一种连绵不断的节奏。

"西风忽起幽人觉"中,西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更像是一种唤醒沉睡者的心灵力量。"幽人"暗示了一种隐逸或孤独的情怀,而"忽起"则增添了一种突发性和强烈性。

"枕簟凉时向五更"则是诗人的内心体验,他躺在床上,感受着枕边的清凉和夜的深沉。"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静的时候,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夜的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雨声、风起、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寒冷雨夜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得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秋怀(四首)

紫塞烽烟接素秋,报传江郡腐儒忧。
龙舆早望回南狩,虎旅先须备上游。
黄阁谏书深国计,玉门羌笛散关愁。
将军亟奏三边捷,圣代何孤万里侯。
¤

(0)

城南题壁(二首)

赐免清朝分所宜,故园风月副幽期。
四愁那似张平子,三黜还同柳士师。
田径荷锄鸣犊晚,猎原吹角射禽时。
振衣自笑年来事,野醉川吟更属谁。
¤

(0)

夏日闲居杂兴(三首)

鸟下庭芜柳覆庐,幽居闲况迩何如。
饱餐麦饭奚干禄,稳卧藤床胜读书。
白发懒寻詹尹卜,青天思执化人袪。
晚风忽动逍遥兴,烂熳花村过小车。
¤

(0)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矮屋燕来燕去,小园花发花飞。
镜里朱颜渐改,山中紫蕨初肥。
石几时挥草笔,土墙夕挂荷衣。
客至莫停酒盏,醉来同卧渔矶。
¤

(0)

梅江晚泛二首

何处吹横笛,萧萧荻苇丛。
徐看钓艇出,蓑笠一渔翁。

(0)

寄北磵

拟定书中字,山中欲问谁。
一从分手后,尽是断肠时。
烧叶驱残冻,挑蔬备夕饥。
相思不但此,明月梦魂随。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