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七》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

为报拖金鸣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屈(bù qū)的意思:指坚强不屈,不向困难低头。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道从(dào cóng)的意思:道理或真理来源于实践和经验。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屈身(qū shēn)的意思:屈身指的是低下身体,表示屈服、屈从或妥协。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翻译
将兰花编成佩饰,他是忠诚的楚国臣子,
坚守正道,从不弯曲自己的身躯。
注释
纫兰为佩:把兰花编织成装饰品。
楚忠臣:指忠诚于楚国的臣子。
直道:正直的道路,比喻坚持原则。
从来不屈身:始终不改变立场,不妥协。
拖金鸣玉者:指有权势或地位显赫的人。
如君:像您这样的人。
多是:大多是。
折腰人:指愿意屈身侍奉权贵的人。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秋日古兰花十首》之七。诗中的“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坚守节操、宁死不屈的忠臣们的赞美。其中,“纫兰”指的是用兰草编织成的饰物,用以比喻那些忠诚正直之士;“楚忠臣”则是历史上楚国的忠诚臣子,如伍子胥等人的典故;“直道从来不屈身”强调了这些忠臣们坚守道德,始终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接着,“为报拖金鸣玉者, 如君多是折腰人”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原则、低头的人的批评。其中,“拖金鸣玉”形容的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声音,象征着权势与财富;“如君多是折腰人”则指那些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和节操的人。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忠臣与投机取巧之人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野饮呈祝山甫

野景何须买,山花不待培。

幕天分古木,裀地得苍苔。

酒上莺调曲,肴空鹊堕梅。

一壶随所适,何处问蓬莱。

(0)

次翁正叔溪山胜游之韵

溪南风物照窗扉,溪北兰舟缆翠微。

双桨碧云苔浦合,一帘红雨杏花飞。

只知有酒酬佳景,却恨无绳系落晖。

更约风流众年少,明朝依旧莫相违。

(0)

田家十绝·其九

麦饭瓜齑及早催,田夫双眼望侬来。

油盐不倩傍人带,日午痴儿犹未回。

(0)

赋何明府爱山堂

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

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0)

挽万竹西隐君

哭到先生道已穷,夕阳千古起悲风。

耆英会上减名哲,高士传中添此翁。

(0)

闻笛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

若道声声都是恨,不知消得几多愁。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