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其四》
《病中·其四》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病连三月,侵寻岁又更。

人皆传已死,吾亦厌馀生。

发脱相将尽,耳虚时自鸣

安心良药此外复何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心(ān xīn)的意思:心情平静、放心、不担心。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发脱(fā tuō)的意思:指发现问题并解决,也可用来形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连三(lián sān)的意思:连续三次

良药(liáng yào)的意思:良好的医药,喻指对疾病有治疗效果的药物,也比喻能解决问题或困扰的有效方法或手段。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自鸣(zì míng)的意思:自我陶醉,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和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期患病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文徵明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病痛对身心的折磨,以及在生死边缘的自我审视。

首句“一病连三月,侵寻岁又更”直白地描述了病程之长,从春季延续至年末,时间的流逝与病痛的缠绵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病痛的持久。

“人皆传已死,吾亦厌馀生”则表达了外界对病人的误解与猜测,以及诗人自己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无奈与厌倦。这种被误解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终结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发脱相将尽,耳虚时自鸣”进一步描绘了病痛对身体的影响,头发脱落,耳朵时常传来空洞的声音,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病痛对身体的摧残,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一句“安心是良药,此外复何营”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面对生死之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成为了对抗病痛、超越困境的关键。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哲学性探讨,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痛对个体的深刻影响,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体现了文徵明对生命、健康与精神状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译鸟言七章·其二杜鹃

都恶都恶,不如沙漠,沙漠有冰犹可啄。

(0)

山居十首·其六

野鼠每投案下,小禽近诉窗前。

即此是亦为政,山中无党无偏。

(0)

山居十首·其五

乾叶乱飘屋角,枯枝横柱篱边。

谁道山居閒暇,拗枝扫叶烧泉。

(0)

起西以长篇寄讯答此短章

白门风雨读僧诗,夜半钟声动远思。

布袋装来千斛泪,报君欲语已无辞。

(0)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其二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

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0)

寄阿谁

谁与天涯作比邻,题诗先问白头人。

燕支久已无颜色,好写青山置我身。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