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教(dào jiào)的意思:
[释义]
(名)我国宗教之一,由东汉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构成]
偏正式:道(教
[例句]
他创始了道教。(作宾语)法筵(fǎ yán)的意思:法筵指的是佛教中的宴会,也可以指宴请来宾的盛大宴会。在现代汉语中,法筵多用来比喻盛大的宴会或宴请。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汉主(hàn zhǔ)的意思:指汉族的君主,也泛指中国的君主。
祈年(qí nián)的意思:祈祷丰收的年景,寓意希望来年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青鸟(qīng niǎo)的意思:青鸟是指一种美丽的鸟类,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神道(shén dào)的意思:神道是指神灵的道路,也可指宗教信仰、宗教道路。在中国文化中,神道通常指代神话中的神灵和与神灵相关的事物。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天神(tiān shén)的意思:指具有非凡才智和超凡能力的人。
无谢(wú xiè)的意思:不需要感谢,表示帮助他人时不求回报。
修祀(xiū sì)的意思:修整祭祀的场所。
玉案(yù àn)的意思:指贵重的案几,也比喻尊贵的人物。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神道教(shén dào jiào)的意思:指人们对神道教的尊崇和信仰。
太乙坛(tài yǐ tán)的意思:太乙坛是指道教中的神坛,也用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力。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在太乙坛进行祭祀活动的庄严场景。首句“汉主斋居太乙坛”,开篇即点出祭祀地点与人物身份,暗示了仪式的神圣与庄重。接着,“方春修祀表祈年”一句,点明了祭祀的时间和目的——在春天举行祭祀,祈求一年的丰收与福祉。
接下来的几句,“祥虬扶箓交仙葆,青鸟衔书近法筵”,通过祥虬(龙)扶持经文、青鸟传递信息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秘与神圣。同时,也暗示了皇帝与神仙之间的沟通,以及对上天的虔诚祈愿。
“尚玺亲承苍玉案,羽师跪授紫泥编”描绘了皇帝亲自接受圣旨的情景,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也展现了仪式的严谨与庄重。这里的“尚玺”、“苍玉案”、“紫泥编”都是古代皇家使用的物品,象征着权力与权威。
最后,“长奉光天神道教,登釐无谢福为田”表达了对神道教的长期奉行,以及通过祭祀获得福祉的愿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帝王祭祀祈福的宏大场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丹歌
大道留丹灶,清心慕烟霞。
阴阳成造化,水火结河车。
铅汞须归戊,炉开紫金花。
华池再修育,神水各为家。
志士得之须保惜,定我性命育神室。
下士闻之多暗笑,真人见说安魂魄。
焚香礼之万事毕,皆感天地作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