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惊道险,上岭觉天低。
日碍危峰过,云依翠壁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感受。首句“入山惊道险”,开篇即以“惊”字点出山路之崎岖,山势之险峻,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踏入山林时的那份震撼与敬畏。接着,“上岭觉天低”一句,通过视觉上的错觉,形象地表现了山岭之高耸,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感。
“日碍危峰过,云依翠壁栖。”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中日月与云雾的动态美。太阳似乎被高耸的山峰遮挡,缓缓移动;而白云则依附在青翠的山壁之上,随风起舞,生动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日月交替的自然画卷。
“幽花如血染,怪鸟学儿啼。”这两句则转向对山中植物与动物的描写。幽暗的山谷中,花朵如同鲜血般鲜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生机;而怪异的鸟儿则模仿人类的啼声,为这静谧的山林平添了几分趣味与生动。
最后,“避世须来此,桃源路已迷。”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山林正是避世的理想之地,甚至将它比作传说中的桃花源,但又暗示着寻找真正的避世之地如同迷失在桃花源中一般困难,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