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常流(chá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不断,源源不断地流动。也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何道(hé dào)的意思:以何种方法或途径
离却(lí què)的意思:指离开、远离,不再接触或关联。
两头(liǎng tóu)的意思:既要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对象,不能偏袒一方。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高僧灵佑所作的“偈”,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诗中运用了双关语和反问的手法,旨在探讨“道德”与“常流”之间的关系。
“不是沩山不是牛”,开篇即以“沩山”和“牛”为喻,暗示道德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但又不直接点明,留下思考的空间。“沩山”可能象征着佛教中的修行之地或精神高地,“牛”则可能是世俗生活或日常行为的代表。通过“不是”二字,诗人强调了道德并非简单地存在于这些表象之中,而是更深层次的存在。
“一身两号实难酬”,进一步阐述了道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人的身份或角色可能同时拥有两个不同的名称或称号,这使得对其道德评价变得困难。这里“两号”可以理解为道德标准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以及个体在面对多重身份时如何保持一致性的挑战。
“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德出常流。”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脱离了道德与日常生活的两端,即脱离了道德的抽象概念和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并体现道德的本质?这里的“常流”可能指的是日常生活的常态,而“如何道德出常流”则是在探讨如何将道德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使之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偈”通过巧妙的语言构造,引导读者深入思考道德的本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对“悟”的追求和对“无我”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钱士宏监税杭州
城头旭光翻早鸦,水部使者驱行车。
行车悠悠向何处,未到行曹先到家。
行曹去家馀百里,槜李西来岸如砥。
吴岫云连越岫云,西湖水接东湖水。
鄂王庙前春草青,苏公堤上花冥冥。
炎州逐客应相别,想见鸰原万里情。
伯川子仕为地官大夫能其官且有显陟矣一旦思其母夫人解印绶去予知其必有以也取六义之比赋有兔诗二章以美之·其一
有兔何爰爰,宅我中谷阿。
中谷一何邃,山石郁嵯峨。
脩篁荫清风,秋鞠扬其华。
于偃复于息,为乐将如何。
东阁试春日喜雨
西山多积雪,日暮呈清光。
协风自东来,吹绿到池塘。
池塘昨夜春草生,群鸦哑哑含春情。
遥听宫车藉千亩,辘轳声转轻雷鸣。
青帝勾芒驱白衣,中天倏忽晦复明。
六街无尘见甘雨,谁将万斛珠玑倾。
曾见珠玑雨下土,无食无衣竟何补。
但愿淋漓浸田垄,垄头不独商羊舞。
小儿拍手歌太平,老人援枹击土鼓。
西窗兀坐兴有馀,阴阴草色侵庭除。
披衣登高发长啸,王家膏泽真随车。
北望银山气葱郁,乔松老柏青扶疏。
青扶疏,雨如液。
农夫荷耒正南行,桑柘无烟芳草碧。
竞渡辞
竞渡复竞渡,波光浩渺渺。
潮头如马来,舟子疾于鸟。
轻舠迅楫斗缤纷,伊谁从之楚灵均。
江深海阔安得济,鼍抃鲸吞愁杀人。
苍天不照烈士苦,日暮洞庭闻击鼓。
九辨谁招梦泽魂,一杯枉酹荆南土。
竞渡兮来归,湖上兮依依。
棹歌齐发泪沾衣,宝笙瑶瑟清且哀。
四望踯躅悲又悲,安能遇君与君携。
题南山樵隐
采采山木,凌虚上征。松桧干云,幽隐乍明。
下有饮涧之群猱,上有鸣鸟之嘤嘤。
短柯一振山谷应,豕鹿辟易豺貙惊。
吾闻仲夏斩阴木,百草黄落秋令行。
先刊菑翳后朴樕,钜材养之待栋楹。
城中贵薪若贵桂,两肩取足何求赢。
从来贤达适志耳,岂山而樵惟董生。
劳形不殊抱瓮叟,食力亦有孺子耕。
嗟哉樵隐有至理,机事未忘安可评。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