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上方寺二首·其一》
《九日上方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赏时争上塔,乘月登台

地尽中原入,天空秋色来。

望乡番恨雁,有菊且衔杯

却忆龙山帽,徒增醉者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九日上方寺二首(其一)》中的一联,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景的情景。首句“赏时争上塔”写出了人们在佳节之际争相登高塔的热闹景象,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秋色的向往。次句“乘月复登台”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登高望远的画面,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地尽中原入,天空秋色来”两句,通过空间的开阔和视野的延伸,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秋天的辽阔和深远被生动地表现出来。接着,“望乡番恨雁”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看到南飞的大雁,更添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有菊且衔杯”和“却忆龙山帽”,借菊花和龙山帽(可能指代隐逸生活)表达诗人的情感。在饮酒赏菊的同时,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隐逸生活,但如今身处尘世,只能徒增醉者的哀愁,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重阳登高的习俗,以及诗人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怀念,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唐书十六首·其一太宗本纪

天策将军府正开,分番学士拥驺来。

蒹资谋断称房杜,犹向朱门蹀血回。

(0)

后汉书十五首·其一《光武纪》

九鼎亲将赤手扶,汉家宗祐启东都。

中兴帝业由天定,何藉彊华赤伏符。

(0)

送甘竹黄玉崙太史

祥光一夜起奎躔,玉署人今向北燕。

行色五羊城外动,仙班双凤阙中联。

看花禁籞香风转,视草銮坡瑞日悬。

知际圣明多献纳,肯誇词赋奏甘泉。

(0)

安期岩

力政肆苛匿,道术乱无章。

从横各驰骛,逐鹿殉锋铓。

两利铦淮阴,三寸掉子房。

伊人蒯通侣,揣摩固所长。

一朝谢声利,翻飞白云乡。

卖药东海市,蹑蹻来炎方。

白云叠巘崿,玉涧流汪洋。

菖蒲满九节,紫芝亦煌煌。

朝饥饵尧韭,夕息餐禹粮。

古今犹旦暮,免得非所缰。

至人既云远,牌版互存亡。

企仰但遗躅,岩岫摩青苍。

帝师与王佐,千戴空茫茫。

未若羽化人,翩翩游太荒。

(0)

高凉杂诗十首·其七阳江道中望海上诸山

立马遥看澹复浓,青天半插玉芙蓉。

来时烟雨归晴暖,尽出东南几百峰。

(0)

七夕寄林乔化

黄姑中夜度绳河,伫望裴徊秋思多。

索处忽惊时节换,怀人偏忆雁鸿过。

麟经绝笔应谁续,马队尘编且共摩。

何事相思劳问讯,案头烛影几青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