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文送海红柑及橄榄·其二》
《伯文送海红柑及橄榄·其二》全文
宋 / 陈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微苦何妨著舌尖,就中永味已相兼

平生冰檗东坡老,直为群儿蜜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檗(bīng bò)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冷酷无情,没有感情。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蜜甜(mì ti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甜美或令人愉悦的感觉。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坡老(pō lǎo)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相兼(xiāng jiān)的意思:相互融合、相互交叉

注释
微苦:轻微的苦涩。
何妨:不妨碍,何必要避开。
著:放在、沾染。
舌尖:舌头前端。
永味:深远的滋味。
已相兼:已经融合。
平生:一生。
冰檗:比喻清苦的生活。
东坡老:指苏轼,以其号东坡居士而闻名。
直为:只是为了。
群儿:这里指一般的人,尤其是年轻人。
说蜜甜:解释甜蜜的道理。
翻译
稍微的苦涩又何妨尝在舌尖上,其中蕴含的深远滋味已经交融在一起。
一生中像苏东坡那样清苦的人,只是为了让孩子们也能理解甜蜜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杰所作的《伯文送海红柑及橄榄(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人以品尝柑橘和橄榄的感受为喻,表达对朋友赠送礼品的感激之情。"微苦何妨著舌尖",形象地描绘了初尝时略带苦涩的滋味,但诗人认为这正是生活的一种况味,苦涩与甘甜交织,增添了人生的深度。"就中永味已相兼",意味着在品味过程中,苦与甜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接着,诗人借苏东坡(东坡老)的典故,表达对朋友如冰霜般的品格和智慧的赞赏,同时也暗含自己不被世俗甜言蜜语所惑,坚持自我认知的态度。"平生冰檗"象征着朋友的清高与坚韧,而"直为群儿说蜜甜"则讽刺了那些只知追求表面甜蜜的人,暗示了对浮华世态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食物的比喻,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历数钦尧命,讴歌乐舜归。

玑衡新日月,黼黻旧裳衣。

姑射游神远,崆峒探道微。

龙髯攀莫及,空怅白云飞。

(0)

分题得莫氏荷池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脩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馀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

(0)

蟠梅二首·其二

幸自尘埃不许侵,千盘万结戏相寻。

只缘漏泄春消息,惹动旁人机巧心。

(0)

题慈云阁

不见慈湖二十年,忧心如醉复如颠。

我来忽见慈云阁,恍若慈湖现我前。

(0)

点绛唇·其一登郢州城楼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天末归帆小。家在江南,三径都荒了。何时到。

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0)

柳梢青·其四钓台。绍兴甲子赴试南宫登此,今三十三年矣

一水萦回。参天古木,夹岸苍崖。

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眼看变化云雷。

分白首、烟波放怀。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