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十三》
《诗并序·其九十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本巡连索索,樽主告平平

不怪来晚,覆盏可怜精。

前夜狐哭,屋上鸱枭鸣。

一种声响音,何如刮钵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怪(bù guài)的意思:不怪指责或责怪。

鸱枭(chī xiāo)的意思:指偷窃、盗贼等坏人。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连索(lián suǒ)的意思:连结、连接的绳索。

平平(píng píng)的意思:平静、平稳、平淡无奇

前夜(qián yè)的意思:指某个事件或行动发生之前的夜晚。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响音(xiǎ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大、响亮。

枭鸣(xiāo míng)的意思:指小动物也能发出威猛的声音,比喻年轻人有才干、有作为。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九十三)》。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不祥之兆,通过对比不同的声音,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本巡连索索”,以“巡”字暗示夜晚的巡行,而“索索”则描绘出夜晚的寒冷与静谧。接着,“樽主告平平”一句,可能是指主人在夜晚的宁静中饮酒,寻求内心的平静,或是对生活的平淡态度的一种描述。

“当不怪来晚,覆盏可怜精”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即使来得晚,也不必责怪,倒满酒盏,也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虽“可怜精”(可怜而精致),却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

“门前夜狐哭,屋上鸱枭鸣”描绘了夜晚的不祥之兆。狐狸的哭泣和鸱枭的鸣叫,都是传统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不幸或不祥的声音,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氛围。

“一种声响音,何如刮钵声”将不同声音进行对比,提出疑问:这些声音中,哪一种更令人心生敬畏?“刮钵声”可能指的是僧侣敲击钵盂的声音,通常与宗教、修行或超脱世俗相关联,因此,相较于其他声音,它可能更让人感到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自然现象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上娄参议二首·其一

使车遥下海边初,雾拥云腾壮气多。

化日光中明主诏,薰风高处远人歌。

南山共仰周师尹,边土谁轻汉伏波。

回首分茅山外过,金鳌铜柱看巍峨。

(0)

上都帅题凤

眼前何鸟不腥膻,竹食惟应凤所天。

七德性灵知更善,九苞文交睹争先。

不闻楚客誇尼父,雇感韶音舞舜弦。

寄语群枭休讶笑,好从千仞看联翩。

(0)

环翠参天

一林真趣一高堂,四面阴森四序苍。

弹雨九□和泪鹤,凌霄千仞接飞凰。

分香易到兰阶上,有实虽遗李道傍。

自是参天多雨露,向荣生意起春忙。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八元日

重光新影照阶除,万物今朝困始苏。

春事又与人事好,百年相贺两相符。

(0)

吊堂兄丧

乔木颠抛第一枝,撑持门户又阿谁。

买田屋下春长在,打睡窗前月自移。

黄卷我成三十弟,彩衣尔是五旬儿。

云过丽水酸风起,鸿雁一声天地悲。

(0)

西王母哀十首·其五

弱水寒流自古今,飙轮西荡影沉沉。

闺门不斗梳妆巧,荆布空留纺绩心。

百子春风前日帐,七弦夜月旧时琴。

可知只有蓬山上,弱水寒流自古今。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