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在病中创作的《病中次九山韵》。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公歌”与“吾歌”相对照,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句“公歌歌罢听吾歌”,描绘了一幅场景:在他人高歌之后,诗人开始自己的吟唱。这里的“公歌”与“吾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人与他人的不同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次句“意了彭殇岂在多”,借用庄子《齐物论》中的典故,彭祖长寿而殇(死亡)短暂,以此比喻人生短暂。诗人认为,理解生死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内心的感悟与态度。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后两句“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引用了《论语·里仁》中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乐观,不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诗人借此表达,即使在困境中,只要内心坚定,岁月终会带来改变。这里不仅强调了个人意志的力量,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接纳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个人意志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在病痛中创作,更显其思想的深度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河·佳丽地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宴清都·地僻无锺鼓
地僻无钟鼓。
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
迢迢。
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差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六么令·快风收雨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轻镳相逐。
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
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