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合(bù hé)的意思:指两者之间不相合,不一致或不适应。
儿家(ér jiā)的意思:指儿童或年轻人家庭中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水湿(shuǐ shī)的意思:形容水分充足,湿润。
送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将人送走或送别。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烟黄(yān huáng)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色彩黯淡,景色昏暗。
远烟(yuǎn yān)的意思:远处的烟雾,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棹船(zhào chuán)的意思:指以划桨为动力的船只,比喻合作共同努力。
棹船郎(zhào chuán láng)的意思:指在船上划船的人,比喻做事卖力、勤奋努力的人。
-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傍晚湖畔的宁静画面。
首句“荇带牵风作晚凉”,以“荇带”比喻随风摇曳的水草,生动地描绘了晚风轻拂下水草轻轻摆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柳丝拖水湿斜阳”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柳树的枝条仿佛在水中拖曳,与夕阳的余晖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平林漠漠远烟黄”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辽阔的树林中,远处的烟雾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淡黄,与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忧郁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两句,将目光聚焦于湖面上的一叶扁舟,船上的船夫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冷漠无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思考。同时,通过“送人何处去”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情感深度的湖畔傍晚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八声甘州.乞痴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