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薛 公 肃 山 斋 宋 /李 流 谦 爱 山 仍 以 山 名 斋 ,问 山 何 许 檐 周 回 。午 窗 睡 足 一 笑 起 ,风 吹 市 声 不 到 耳 。插 貂 鸣 玉 主 人 事 ,山 不 撩 君 君 自 戏 。细 思 却 合 幽 人 居 ,分 我 半 几 来 读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市声(shì shēng)的意思:指城市中繁忙的喧哗声音。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周回(zhōu huí)的意思:周围转回,形容事物循环不已。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爱山:热爱山水。
仍:仍然。
以:用。
山名斋:以山为名的书房。
何许:何处。
檐周回:屋檐环绕。
午窗:午后的窗户。
睡足:睡醒。
一笑:微笑。
市声:市井的声音。
到耳:传入耳朵。
插貂:佩戴貂皮装饰。
鸣玉:把玩美玉。
主人事:处理日常事务。
撩:挑逗。
自戏:自我娱乐。
细思:仔细思考。
半几:半张书桌。
读书:阅读书籍。
- 翻译
- 我爱山,所以把书房命名为‘山斋’,询问这山,它的屋檐环绕着何处。
午后小憩醒来,我含笑起身,窗外的市井之声丝毫不能打扰我。
佩戴貂皮装饰,手中把玩美玉,日常事务繁忙,山并未主动挑逗我,而是我自己在其中寻乐。
深思后觉得这里更适合隐居,希望能分得半张书桌,好在这里静静阅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书薛公肃山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爱山仍以山名斋,问山何许檐周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的小屋命名为“山斋”的喜爱,并询问这座山的轮廓和屋檐的位置。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个宁静的居所。
"午窗睡足一笑起,风吹市声不到耳。"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午后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轻松地笑了一声,而外界的喧嚣声响被风吹散,没有打扰到他的宁静。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插貂鸣玉主人事,山不撩君君自戏。" 这两句中,“插貂”指的是古代官员帽子上的饰物,象征着官职,而“鸣玉”则是比喻清高脱俗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官场,但心向往着山林,可以自得其乐,不为外界所扰。
"细思却合幽人居,分我半几来读书。"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细细思考后发现,与世俗的纷争相比,他更愿意选择与大自然为伴的隐居生活。他希望能够将时间的一部分用来阅读,这里“半几”指的是一部分时间,而非实际的数量。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六首·其五
正萧疏冷枫吹尽,惊寒又掠江渚。
旧时青眼曾相识,可惜年华迟暮。
君看取,看堤上、高楼红袖还凭否?
离愁满树,剩冉冉斜阳,罗罗远水,点点暝鸦去。
春前怨,误向章台梦雨,绿窗多少人妒。
如今羞见东风面,悔不学他飞絮。
随陌路,吹散了、漫天漫地无寻处。
断魂几许,只燕燕莺莺,者回重到,定诉此情苦。
玉漏迟三首·其三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