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发地(fā dì)的意思:指事物的出处、起源。
桂影(guì yǐng)的意思:桂树的影子,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高尚的人。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河落(hé luò)的意思:形容河水流入大海,也比喻大事告成、功成名就。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化工(huà gōng)的意思:化学与工程的结合,指化学工程或化学工业。
明河(míng hé)的意思:指明亮的河流,比喻道路宽广明亮,前途光明。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轩辕(xuān yu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轩辕黄帝,也用来形容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羽袍(yǔ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服装,也用来形容身份尊贵的人。
辕辙(yuán zhé)的意思:指车辕和车辙,比喻前车的道路或方法可以供后车参考和效仿。
涨海(zhǎng hǎi)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波浪翻滚。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指明(zhǐ míng)的意思:明确指示或说明。
直指(zhí zhǐ)的意思:直接指向、直截了当地指出或表达。
- 注释
-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常用于比喻坚韧不屈。
化工:古人常以化工比喻自然之力。
圭形:古代测量长度的标准,这里指月亮的形状。
轩辕:黄帝的别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
- 翻译
- 薜荔无法攀附哪怕一丝,大自然的雕琢想必也费了不少力。
圭状的月亮直指明亮的银河落下,月光洒下的影子仿佛将大海的波涛分开。
即使地基深入地下五千丈又何足珍贵,离天空只有三百尺的高度也不算太高。
黄帝的车辙痕迹至今仍然可见,他在北斗星上穿着饰有羽衣的枕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开篇"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不需多余装饰即可自成其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思。
接下来的"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两句,则是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其中"圭形"可能指的是高耸的山峰,而"桂影"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东西投射在波涛之上,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画卷。
紧接着,诗人写道:"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为高。"这里强调的是,即使是再高大的山峰,也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不值得过于自诩其高大。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则是对古人遗迹的怀念以及对星辰之美的赞叹。其中"轩辕辙迹"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留下的痕迹,而"斗上丹枕著羽袍"则是在描绘夜空中北斗星座的壮丽景象,"羽袍"更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和深邃豁达的情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黄犊岭
畴昔闻高隐,红尘隔远林。
间乘黄犊出,踏破白云深。
自得忘归乐,应多扣角吟。
如今秋草没,几约与僧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