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景.炎宵恶明烛》
《夏景.炎宵恶明烛》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畏日才宵匿,谁教烛又添。

明虽无可恶看得故成炎。

漏永风如禁,膏残饮未厌。

万枝何用许,一点有人嫌。

蛾命那知惜,虫花懒复占。

吴牛应自笑,何事银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看得(kàn de)的意思:形容能够理解或分辨事物的情况

可恶(kě wù)的意思:指令人憎恶、讨厌的事物或行为。

畏日(wèi rì)的意思:害怕太阳或者阳光。

吴牛(wú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能力极强,非常厉害。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银蟾(yín chán)的意思:指月亮。形容月亮的明亮光彩。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炎热夏夜的独特感受。诗人以“畏日”开篇,点明了夏日的炎热,接着描述了夜晚点燃蜡烛的情景,表达了对夏日白昼过后的短暂凉爽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明亮与黑暗、旺盛与衰减、需要与嫌弃等元素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刻画了夏日夜晚的复杂情感。

“漏永风如禁,膏残饮未厌”,描绘了夜晚时间的漫长和微风的轻拂,以及蜡烛燃烧殆尽却仍不愿熄灭的情景,体现了对夏日夜晚的留恋。而“万枝何用许,一点有人嫌”则通过蜡烛的数量与人们对微光的态度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炎热时的矛盾心理。

后半部分,“蛾命那知惜,虫花懒复占”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夏日昆虫生活的无奈。最后,“吴牛应自笑,何事畏银蟾”以吴牛(比喻害怕热的人)的形象自嘲,幽默地表达了对夏日酷热的无奈与戏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炎热季节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观察,也有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验,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和圣美三岔铺留题

今日天涯同一笑,当年泽畔共长吟。

还朝未复中台职,报主长存国士心。

(0)

偈四首·其四

少林九年冷坐,却被神光觑破。

如今玉石难分,祇得麻缠纸裹。

(0)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

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

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

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0)

题平山马铺

长亭前望势崔嵬,地坼东南宇宙开。

韦杜去天真五尺,行人新自日边来。

(0)

久旱作问诗·其三

问山何意及郊农,天欲为霖不见容。

少闭土囊诛啸虎,也教云气得从龙。

(0)

书堂对雪·其一

幽居远人境,竹柏映吾庐。

满目山林意,今晨霰雪初。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