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洺 州 宋 /强 至 朔 野 风 烟 古 ,临 洺 气 象 存 。魏 风 沿 土 性 ,漳 水 抱 城 根 。故 垒 盘 荒 草 ,残 碑 落 近 村 。太 平 民 产 富 ,桑 柘 半 郊 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城根(chéng gēn)的意思:指城市的边缘或周边地区。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故垒(gù lěi)的意思:指曾经作为防御工事的城墙或堡垒,现已废弃或失修。比喻过去曾经拥有的权势、地位或成就,现已荒废或不再存在。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民产(mín chǎn)的意思:指民间的财产或产业。
盘荒(pán huāng)的意思:指田地荒芜,无法耕种,也比喻资源匮乏,无法开发利用。
平民(píng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与贵族相对。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朔野(shuò yě)的意思: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土性(tǔ xìng)的意思:土性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土气、乡土味的特点,形容其粗俗、不文雅或缺乏修养。
- 翻译
- 北方的风尘古色,临近洺水的城市风貌依然可见。
魏国的风俗沿袭着这片土地的特性,漳河环绕着城市的根基。
古老的壁垒上长满了荒草,残破的石碑散落在附近的村庄。
在太平盛世,人民财富丰富,田野上桑树和柘树茂盛遍布半数郊原。
- 注释
- 朔野:北方的野外。
风烟:风尘。
古:古老。
临洺:临近洺水。
气象:城市风貌。
魏风:魏国的风俗。
沿土性:沿袭着土地特性。
漳水:漳河。
抱:环绕。
故垒:古老的壁垒。
盘荒草:长满荒草。
残碑:残破的石碑。
落近村:散落在附近村庄。
太平:太平盛世。
民产富:人民财富丰富。
桑柘:桑树和柘树。
半郊原:半数郊外原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过洺州》。诗中,诗人描绘了洺州古老而沧桑的景象。"朔野风烟古",展现出北方大地的苍茫与历史的沉淀,风烟弥漫,仿佛穿越时空的痕迹。"临洺气象存",强调了洺州虽经岁月洗礼,但其独特的风貌和气韵依然存在。
"魏风沿土性",提及了这里沿袭着古老的魏国风情,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延续。"漳水抱城根",以漳水环绕城市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画卷。"故垒盘荒草",描绘了昔日战场遗迹被荒草覆盖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沉思。
"残碑落近村",进一步揭示了岁月的侵蚀,那些见证了过往的碑文如今散落在近村,引人追忆。最后,"太平民产富,桑柘半郊原",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赞美,以及郊外田野上桑柘茂盛的繁荣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载体,展现了洺州的古今变迁,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安宁与富饶,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