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蕃空有孺,爱李不逢韩。
密树春城合,疏篷夜火寒。
郁尔肝肠泪,逢君未忍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酬许同年鲲见赠韵四章(其二)》。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首句“识蕃空有孺,爱李不逢韩”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蕃”、“孺”、“李”、“韩”分别代表不同的对象或情感,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人或事的深刻认识和情感的缺失。“蕃”可能指众多的人或事物,“孺”可能指亲近之人,“李”和“韩”则可能是特定的人物或象征物。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真正理解和被理解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密树春城合,疏篷夜火寒”描绘了一幅春日夜晚的景象,树木繁茂,城市宁静,而远处的灯火显得孤独而寒冷。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江淮与流滞,风雪杂悲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江淮地区,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区域,常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漂泊。风雪交加的天气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严寒,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悲欢”二字则表明了诗人面对生活时既有悲伤也有欢乐,体现了人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最后,“郁尔肝肠泪,逢君未忍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郁结在心中的泪水,难以言表,遇见知音时却未能释放,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自我情感的克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梧影萧疏弄晚晴,残蝉凄楚不堪听。
楼高望极秋山去,溢眼重重叠叠青。
万叠群山里,招提独屹然。
远依花岭构,高与上方连。
钟磬云霄外,檐楹杳霭边。
佛宫皆古像,诗版尽唐贤。
乘兴公馀日,间来首夏天。
池清初过雨,沼碧乍生莲。
薜荔垂青幄,芭蕉展翠笺。
溪声寒漱玉,岚气冷堆烟。
信步宜松径,烹茶喜石泉。
虚堂不知暑,净境合通仙。
自得幽栖趣,翻嗟俗事牵。
红尘懒回首,落日尚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