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应之檐雀》
《和应之檐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群儿探雀雏,雀母悲且鸣。

万物异性爱子均一情。

母心于子谁不怜,尔胡弃子当道边。

非人不如鸟,使之至此必有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ìngzhīyánquè
sòng / zhānglěi

qúnértànquèchúquèbēiqiěmíng

wànsuīxìngàijūnqíng

xīnshuíliáněrdāngdàobiān

liàngfēirénqíngniǎo使shǐzhīzhìyǒuyu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子(ài zǐ)的意思:疼爱自己的孩子或子女;形容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均一(jūn yī)的意思:平等,一致

弃子(qì zǐ)的意思:放弃自己的子力,以求整体利益。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异性(yì xìng)的意思:指与自己性别不同的人。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中母爱的一致性。开篇两句“群儿探雀雏,雀母悲且鸣”生动地描述了一群雏鸟初学飞行的情景,雌鸟因担忧而发出哀鸣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困难与挑战的感慨。

接着,“万物虽异性,爱子均一情”一句,提出了主题:尽管万物各有其特性,但对于后代的爱却是相同且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深刻的哲理,强调了生命延续中母爱的重要性。

诗人随后质问“尔胡弃子当道边”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不解与批判。这里的“弃子当道边”可能隐喻着人世间一些父母对于子女的放纵或是忽视,触发了诗人对人性本应具备之母爱的反思。

最后,“谅非人情不如鸟,使之至此必有原”则更加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人情”指的是人类对于子女的关怀与责任,而“不如鸟”则是相比较,暗示诗人认为人类在某些情况下对待后代的态度甚至不如自然界中动物的本能。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哀叹和无奈,强调了人应有的责任感缺失。

这首诗通过描写雌鸟对雏鸟的爱抚,以及对比人类与鸟类在养育后代方面的差异,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同情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家庭伦理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其三

雪残东阁未多时,又与春光暗有期。

谁遣阳春随白雪,歌来应是郢人知。

(0)

晚晴二首·其一

冬入愁寒雨,云开近夕阳。

片虹天外出,斜照媚林塘。

(0)

送族弟仲良南归兼寄怀诸兄弟仲良为方伯公季子

薇垣世泽久逾芳,邦族于时美范阳。

韦氏一经存少子,谢家群从忝中郎。

到来晤语情偏洽,归去乡关路正长。

兄弟衡门应早奋,莫于迟暮拟冯唐。

(0)

桃花坞分赋二首·其二赋得桥边桃花

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

影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

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

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

(0)

澹然亭八景有序·其三芝山晓月

紫芝烨烨遍山椒,山对孤亭望不遥。

睡起暝烟犹洞壑,坐看华月正云霄。

清辉缥缈临书幌,曙色依稀接绮寮。

矫首乾坤吟思远,馀醺卯酒未全消。

(0)

答黄元卿太学元旦立春之作

钟声隐隐漏声迟,曙色含春傍虎闱。

帝里山川开淑候,词林鞭弭羡雄飞。

每因结客怜同调,岂为登楼赋式微。

伫听京华消息好,临江何用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