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与海的壮丽景象,隐含着一种辽阔无垠的自然之美。
"隐隐山分地,沧沧海接天。"
前一句“隐隐山分地”,描绘了山脉连绵起伏,仿佛将大地分割开来的景象。这里的“隐隐”二字,不仅形容了山势的连绵不绝,也暗示了山色的朦胧与深远,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山与地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后一句“沧沧海接天”,则将视角转向浩瀚的海洋。海面广阔无垠,与天际相连,形成一幅壮观的画卷。这里的“沧沧”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深邃与苍茫,同时也暗示了海面的波涛汹涌和变幻莫测。海与天的交汇,象征着自然界的宏大与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与海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映衬与融合,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敬畏之情以及对宇宙广阔无边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清轩
大江之源发乎岷山,蓄馀怒于瞿塘。
混众流以东下,渺翻空而汤汤。
天风下兮蹴缟练,白浪如山冲马当。
邈不知其所止,接云海之茫茫。
鱼龙并育细不遗,龙骧万斛浮若飞。
喷雪霓兮散雾雨,功利浩博难尽窥。
眷彼溪谷流,夫岂不清泚。
飞鸥堕影鱼依空,水溅溅兮石齿齿。
景趣信佳伤险狭,才可濯缨兼洗耳。
清乎清乎期及物,清不能容徒洁已。
知公博览眼不寒,筑室虽小识量宽。
圣朝拨乱收群策,难擅丘壑眈云山。
愿公为万里之长江,勿作细流之惊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