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澄江(chéng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明亮。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君山(jūn shān)的意思:指君主的山,比喻高山峻岭。
泥封(ní fēng)的意思:指因尘土、泥沙等物堵塞而无法通行,也比喻不能畅通、顺利进行。
时候(shí hou)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寿星(shòu xing)的意思:寿星指的是长寿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小队(xiǎo duì)的意思:小队指的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或小组。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鱼轩(yú xuān)的意思:指人物聚集的场所或居所。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紫泥封(zǐ ní fēng)的意思:指以紫色泥土封存的印章,比喻珍藏或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或文化遗产。
- 翻译
- 清晨的澄江水面清澈如镜,君山在秋天显得格外宁静,人和江山都显得美丽非凡。
乐曲声从紫泥封印的官府传出,看那宣献公(宋朝官员)的风采依然如旧。
身着绣有□袍的官员引领,乘坐装饰有鱼纹的车驾,小队的旗帜随行在后。
万民瞩目,只见寿星般的明月高悬,人们更是借此佳节登高赏菊。
- 注释
- 澄江:清澈的江水。
君山:湖中的著名山峰。
紫泥封:古代官府文书的封印,象征权威。
宣献:指宋朝的宣献公,具体人物未详。
□袍:可能是指官服上的某种图案或装饰。
鱼轩:装饰有鱼纹的车子,古代官吏出行的交通工具。
菊:菊花,秋季常见的观赏植物,常用于节日庆祝。
登高时候:指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开篇即以“澄江晓碧”设定了清新明净的基调。接着,“君山秋静”进一步渲染出一片宁静与肃穆之境。"人与江山俱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以及人类生活状态和谐共存的赞美。
"最声吹下紫泥封"一句,通过对古代书信传递过程中的细节描写,表明通信手段之繁复与庄重,同时也隐含着时代变迁、往昔风貌依然如故的情感。
"看宣献、风流依旧"则继续强化了这种情怀,即便时光流转,但某些传统和文化精髓依然如旧,未被岁月侵蚀。
以下几句“□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后”描绘了一幅出行狩猎的场景,通过对服饰、车马、随从等细节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盛世生活的向往。
"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则是诗人在观赏民间庆寿活动与秋季赏菊时提醒自己要攀登高处以望远方,这不仅是对生命长存的祝愿,也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和广阔视野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传统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文化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且嘲芳景自犹窃哂何况明公敢望台慈勿尤尘渎为幸·其一
感恩言发即涟如,鹤已乘轩十载馀。
抱病尚通金阙籍,避荣犹掌玉皇书。
目难看字垂垂暗,发不胜簪渐渐疏。
安得安边一长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击梧桐
杳杳春江阔。收细雨、风蹙波声无歇。
雁去汀洲暖,岸芜静,翠染遥山一抹。
群鸥聚散,征航来去,隔水相望楚越。
对此、凝情久,念往岁上国,嬉游时节。
斗草园林,卖花巷陌,触处风光奇绝。
正恁浓欢里,悄不意、顿有天涯离别。
看那梅生翠实,柳飘狂絮,没个人共折。
把而今、愁烦滋味,教向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