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垫角(diàn jiǎo)的意思:指替人分忧解难,充当侧翼的角色。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毛褐(máo hè)的意思:形容衣物颜色暗淡、质地粗糙。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披毛(pī máo)的意思:指人行为放荡不羁,纵情享乐,不拘束、不受约束。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士家(shì jiā)的意思:士家指的是士人家庭,也可以泛指有文化修养的人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首句“寂寞秋瓜巷,蓬蒿处士家”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显荒凉的环境之中。接着,“夏披毛褐䘺,雨垫角巾斜”通过具体的服饰细节,展现了隐士朴素而自在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夏日的轻装还是雨中的头巾,都透露出一种随性与自然的美。
“尚想神龙蛰,休贪白日赊”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淡泊态度。这里“神龙蛰”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荣耀或某种成就,而“白日赊”则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自己不应过于贪恋过去,而应珍惜眼前,过好当下的生活。
最后,“不为句漏令,赊处觅丹砂”则是对追求长生不老的世俗观念的否定。句漏令,古代官职名,此处借指追求长生的欲望;丹砂,古代传说中的长生药。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即不应为了虚幻的长生而放弃现实生活的美好,体现了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和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按察胡大使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送陈正德长慈湖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
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
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
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
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
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