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阊门外的主人公,在夜晚笙歌喧闹的环境中,独自感受着愁绪。三年来,他只能通过南归的大雁来寄托思乡之情,两鬓的白发却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增添了几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的“家住阊门外”点明了人物的居住地,阊门是苏州的一个重要城门,此处用以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环境氛围。“笙歌搅独愁”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笙歌热闹的夜晚,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忧愁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三年空见雁”一句,借南归的大雁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大雁每年南飞北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两鬓易惊秋”则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随着年岁的增长,两鬓的白发悄然增多,暗示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月婆罗门引.清明后醉书于史氏之别墅二首·其一
东风袅袅,飞花一片点征衣。等閒耗损香霏。
春去春来无迹,静里几人知。
问沈郎何事,带减腰围。功名愿违。算此计、未应非。
剩把閒愁殢酒,幽兴裁诗。
溪山好在,怅眼中、渺渺故人稀。回首处、清泪如丝。
江城子.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酒酣即席赋之
水南名品几时栽。映池台。待谁开。
应为诗人、著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怨春回。要诗催。
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垂虹桥送戴明甫归休宁
新安十日程,足为千里游。
江湖志汗漫,杖剑气横秋。
昨逢阿戎与之语,知君楚尾与吴头。
不须琵琶浔阳郭,泊此书画沧江舟。
飘然明发向何许,长笛一声黄鹤楼。
宝带秋波启别筵,垂虹晚日送行船。
白云似与越山隔,明日还同吴地悬。
后夜相思各杯酒,来年重会剩诗篇。
殷勤再写桥头景,江冷丹枫岁莫天。
声声慢
元初一性,甚处安排。虚无恍惚中来。
受气成形,父精母血凝胚。
迤逦胎完降诞,未成能、长大情乖。
自作坏,向途中役役,慢惹尘埃。
虚使一生颠倒,昧天然至宝,万古沉埋。
若悟生前,通玄鼎裂心开。
混日凝阳纯秀,聚五方、霞彩曛回。
玉辰显,便忘形遗照,直御瑶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