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界茅岭答人言》
《过界茅岭答人言》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舆卒俄而向我言,广东湖广界茅分。

而今已自通疆界,东洞云同西洞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俄而(é ér)的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得很快,转眼间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广东(guǎng d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广泛分布或遍及各地。

湖广(hú guǎng)的意思:指湖南和广东两地,也泛指南方地区。

疆界(jiāng jiè)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边界,也可引申为人的界限或范围。

舆卒(yú zú)的意思:指在舆论场上表达意见或者发表言论时,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因言论不当而遭受攻击或遭到处罚。

鉴赏

此诗《过界茅岭答人言》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湛若水以理学思想闻名,其诗文往往蕴含哲理与道德观念。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地理界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共处的向往。

首句“舆卒俄而向我言”,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随从或路人向他提及广东与湖广之间边界的变化。接着,“广东湖广界茅分”一句,点明了地理界限的划分,这里的“茅”可能是指边界线或象征性的标记,形象地展示了地域的划分。

“而今已自通疆界”一句,转折笔锋,强调了现今边界已经自然融合,不再像过去那样僵硬对立。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化,也暗含着人际交往、文化交融的深化,体现了时代进步带来的和谐与包容。

最后一句“东洞云同西洞云”,以云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东西两方如同云一般,虽然看似不同,但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更寄寓了诗人对人类社会能够超越地域、文化差异,实现心灵相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湛若水对于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和谐共处、心灵相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小孤山

大江西南来,雪涨浩飞湍。

连山叠隐见,孤岛骤巑岏。

贝阙支铁柱,鲛宫涌银盘。

姽婳真静女,倭堕摇螺鬟。

风箫激灵籁,石镜明仙颜。

凌虚自矫矫,望远故漫漫。

不图惊蠢尔,烽火照狂澜。

击楫伊何人,指挥心力殚。

遂令藐姑射,依旧空明间。

停桡结崇玩,雅咏非夸谩。

阳冈无堕燹,阴崖有栖翰。

浩歌日欲曛,片云天际还。

(0)

乌拉怀古·其一

虎踞龙蟠拱上京,当年雄长此间争。

狼烽已靖孤城在,乌拉犹存四部名。

断垒十重摇树色,大江三面走秋声。

老来别有兴亡感,不向西风诉不平。

(0)

南苑

大红门外接郊坰,南苑秋风禁树零。

被酒日斜桥上立,无人教放海东青。

黄沙望尽草连云,芦管声高海户闻。

射虎归来人不识,马前平揖故将军。

(0)

读韩致尧诗感题·其一

晓来微雨较春寒,诗爱冬郎尽日看。

乱世峥嵘词反艳,暮年萧瑟事初完。

莺啼幽独看看尽,马走烟尘寸寸啴。

凤烛百条同一泪,今疑纸上未曾乾。

(0)

还家杂诗·其五

元季九州沸,吾州独安宁。

濮川丛桂枝,雅咏琴清英。

景德录僧卷,金兰有友声。

顾徐孙卓陈,卜宅皆宾萌。

山纪贝家宅,溪环仲孚庭。

淮张死不怨,谣谚观人情。

地理有变易,径涂入夷庚。

战士负羽守,兵家扼吭争。

嵬峨细柳营,月波夜凄清。

昔者乐郊语,今兹劫綦征。

鯈乐岂无恋,鹊枝依复惊。

愧无孙叔智,甘寝息郢兵。

长为越流人,局顾重行行。

(0)

乙丑二月出都车中口占·其一

西笑真成梦,东流未有垠。

偷生余故我,触处感前尘。

卉木犹含冻,风沙苦趁人。

此身安住著,满目足悲辛。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