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静美的画卷。首句“好是青春二月初”,点明了时间背景,正值春季二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接着,“远山明靓绿阴疏”一句,通过远山的清晰明亮与绿树稀疏的景象,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清新。远山的明靓与绿树的疏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悠远的意境。
“幽禽啼后闲窗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静谧氛围。幽深的鸟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但随着鸟鸣的结束,四周又恢复了宁静,窗户显得格外安详。这一句通过声音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从动到静的过程,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最后一句“花影满楼人读书”,将画面推向高潮。满楼的花影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之人仿佛能更专注于书中的世界,享受着知识的滋养与心灵的宁静。这句诗以景衬情,既描绘了外在的美景,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巧妙融入,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读书的乐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欧公韵寄夫子
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
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
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
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
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
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
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
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
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
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
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
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
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
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
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
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
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
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荜。
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
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
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
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
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
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
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
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
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
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
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
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
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
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
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
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
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
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
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
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
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
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
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
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
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
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用欧公韵寄夫子》【清·姚倚云】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荜。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667c6bfebd3090616.html
郊居新筑溪流夹园乔木嘤鸣杂花春发
结构南山阳,嘉木绕原隰。
况复值初春,万物皆芳泽。园柳发青柯。
山桃含丹实,好鸟扬欢声。
幽禽展丰翼,虽无华京盛,足以肆怡怿。
君子既高蹈,诸姬亦乐职。
载理欢相迎,敦义怨易释。
既感朱绿施,能不自彫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