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载(bàn zǎi)的意思:半年的时间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开利(kāi lì)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能容纳各种事物,不拘泥于狭隘的观念和利益。
老稚(lǎo zhì)的意思:老年人的行为举止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
利孔(lì kǒng)的意思:利用别人的缺点或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山骨(shān gǔ)的意思:山脉的骨架,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随牒(suí dié)的意思:随着通知或命令而行动。
陶开(táo kāi)的意思: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无阶(wú jiē)的意思:没有阶梯或台阶,形容事物没有等级或层次。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浮梁秋晓书事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一带)清晨的荒凉景象。首句“舜陶开利孔”暗指古代制陶业的繁荣,但如今只剩下破败的遗迹,山骨被磨损成细小的粉末。“山骨竟为齑”形象地展示了岁月侵蚀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句“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衰败,野碓(简易石碾)不再用于粮食加工,溪船满载着泥土,暗示了河流的污染和运输的艰难。秋日的风烟凄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阴沉,“风烟秋更惨”。
“瓦砾路全迷”写出了道路因废弃和瓦砾堆积而难以辨识,行人迷失其中,反映出社会的荒凉和人烟稀少。最后两句“随牒何来此,无阶老稚圭”,诗人自问为何来到这破败之地,感叹没有出路,只能随着官府文书(牒)流落至此,连年幼的孩子也无处可去,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梁秋晓的荒凉景象,寓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荅董用之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夜啼。
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
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
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
暴雨
疾雷破山云暗天,雨脚不断如麻悬。
淋浪一室无乾处,何异露坐乘漏船。
鼠牙便是溃堤蚁,墙有百道飞来泉。
狂客岂因狂药使,眼花如落井底眠。
采石江头弄明月,一夕去作骑鲸仙。
我虽忘我亦可怜,但恐不免蛟龙涎。
苦无根源笑潢潦,可能朝宗东注觅海道。
君不见耒阳禹力所不到,至今难寻杜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