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规》
《子规》全文
宋 / 释宝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荏苒三月,声声何处寻。

艰难故国激烈归心

血染红英乱,身藏绿树深。

欲归归未得,故故傍人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故故(gù gù)的意思:形容言谈时迟疑、犹豫。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英(hóng yīng)的意思: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激烈(jī liè)的意思:形容情况或行为激烈、剧烈,充满激情和冲突。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子规》,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诗中以春天的子规鸟叫声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国事艰难的感慨。"荏苒春三月,声声何处寻"描绘了春天来临,子规鸟啼声四处回荡的景象,唤起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艰难悲故国,激烈动归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血染红英乱,身藏绿树深"运用象征手法,子规的啼声仿佛带着血色,映照在纷乱的花丛中,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而子规隐藏于绿树深处,更显其孤独与哀愁。最后两句"欲归归未得,故故傍人吟"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却无法实现的无奈,只能借子规之歌寄托情感,旁人听来,似乎也在低吟着他的心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关切,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释宝昙
朝代:宋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2)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