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从极北扬鞭去,尔自南还放舸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怅惘(chàng wǎng)的意思:形容心情郁闷,感到失意或沮丧。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连理(lián lǐ)的意思:比喻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偎,如同合在一起的树枝。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临路(lín lù)的意思:指临近目的地或即将到达的地方。
路分(lù fēn)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各自分开走自己的路。
旅雁(lǚ yàn)的意思:旅途中的雁,比喻离别或漂泊的人。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偏远(piān yuǎn)的意思:指地方偏远、人远离热闹、与世隔绝的地方。
失群(shī qún)的意思:指群体中有人或动物离开原本的群体,与其他成员分离。
雁天(yàn tiān)的意思:指大雁排成的长队飞翔的景象,比喻人或事物的连续不断。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原情(yuán qíng)的意思:指最初的感情、真实的情感。
在原(zài yuán)的意思:原指马匹在原野上奔驰,形容自由自在、肆无忌惮。后来引申为人或事物不受拘束、随心所欲。
陟屺(zhì q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职位上逐级晋升,层层攀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朋友在曲江边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思念。首联“余从极北扬鞭去,尔自南还放舸轻”以南北方向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分别的方向,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颔联“两地俱劳陟屺望,一时同系在原情”则表达了他们虽然身处两地,但心中都挂念着对方,这份情感如同系在原野上的绳索,无论距离多远,都无法割舍。
颈联“失群旅雁天偏远,连理寒花日递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人比作失群的旅雁和连理的寒花,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经时间的流逝,却依然紧密相连,即使面对遥远的距离和严寒的考验,这份情感也如同寒花在日光下逐渐明亮,愈发坚定。
尾联“临路分携频怅惘,前峰袅袅白云生”则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不舍,两人站在道路旁,即将分离,心中满是无奈与伤感。而“前峰袅袅白云生”这一景象,既象征了离别的氛围,又蕴含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白云缭绕,仿佛预示着他们终会再次相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友情的深沉与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弃家忽若遗,四海吴元常。
轩冕安足轻,妻孥等毫芒。
古来惟仁者,有勇故莫当。
枨也自多欲,此心焉得刚。
相君抱壮烈,慷慨志亦偿。
徒悲萧长倩,屡折终堂堂。
子居真俗间,袖手每在傍。
十载复相见,挂帆上潇湘。
我居卞峰颠,万仞凌穹苍。
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
魏先生下火
呜呼魏大和,为人性纯厚。
虽居陋巷中,箪瓢甘自守。
聚学训童蒙,束脩粗糊口。
岁晚好吾宗,悟世非长久。
临行嘱妻子,叮咛诫诸后。
不学老庄周,说葬成虚谬。
不学襄阳翁,与女争先后。
先生之意不如斯,欲效禅家破诸有。
四众云臻,柴薪已就。
虽然父子至亲,到此如何可救。
不须救,生前已付山僧手。
一枝红燄赠君行,看取神龟火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