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山月》
《关山月》全文
南北朝 / 萧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望(cháo wàng)的意思:指望、期盼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衣单(yī dān)的意思:指衣服破烂不堪,形容衣物破旧不堪。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鉴赏

这首诗《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边关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感。

首联“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以清晨与夜晚两个时间点,描绘了诗人从清波道远眺,至白登台夜游的场景。清波道象征着宁静与远方,白登台则寓意着高远与孤独,两者对比鲜明,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颔联“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将月光下的桂树与月影的流动描绘得如梦似幻。桂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幽,而其影子在水中流转,仿佛在自我思考与徘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意境。

颈联“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一静一动,一冷一暖,形成鲜明对比。寒沙随风起舞,春花却在雪中绽放,这种不畏严寒的生命力,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处的孤独感。夜长难眠,无人可倾诉心事,衣衫单薄,无人为之缝补。这一句直抒胸臆,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整体来看,《关山月》通过对边关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孤独生活的深刻体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绎

萧绎
朝代:南北朝   字:世诚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8—554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二十八

今朝九月初五,天色半晴半雨。

衲僧鼻孔眼睛,切忌和泥合土。

惺惺直是惺惺,灵利不妨灵利。

等闲问著十人,五双不知落处。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十九

脑后见腮村僧,大开眼了作梦。

虽然趁得老鼠,一棒打破油瓮。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五一

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

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

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

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

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

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0)

汪状元燕坐轩

不于三界现身意,棹举何如愦愦时。

寄语轩中燕坐者,好看新月下前溪。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六

玄沙三种病人话,透出云门六不收。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知己返为雠。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四

两处牢关击不通,纤尘不动自乖宗。

忽然业镜使杂碎,黄面矍昙失却踪。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