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竹 溪 平 远 轩 宋 /刘 克 庄 颠 米 含 毫 野 处 名 ,略 安 栏 槛 不 施 扃 。原 田 足 雨 陂 塘 白 ,天 海 无 云 岛 屿 青 。邻 叟 扶 犂 耕 斥 卤 ,行 人 休 树 濯 清 泠 。何 时 去 作 轩 中 客 ,并 欲 传 公 道 德 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不施(bù shī)的意思:不施意味着不施加、不使用、不施展等。它强调不采取行动或措施,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解决问题。
斥卤(chì lǔ)的意思:指公开批评、谴责恶劣行为或不良现象。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岛屿(dǎo y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孤立无援。
德经(dé jīng)的意思:
道德的法则,标准。
颠米(diān mǐ)的意思:颠倒、混乱。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栏槛(lán kǎn)的意思:指门、窗、栅栏等上部的横木或横铁,也泛指门、窗等的横木。引申为障碍、限制。
天海(tiān hǎi)的意思:指天空和大海,形容广阔辽阔、无边无际。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野处(yě chǔ)的意思:指远离人烟,荒凉偏僻的地方。
原田(yuán tián)的意思:指田地原本的状态,比喻事物最初的样子或本来的面貌。
云岛(yún dǎo)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处境,或指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方。
道德经(dào dé jīng)的意思:指引人们行为准则的经典文献
- 翻译
- 在偏远的野外,我提着笔书写,简陋的栏杆无需上锁。
满眼望去,原野上雨水充足,池塘泛着白光,天空湛蓝,岛屿翠绿。
邻居老者扶着犁,在盐碱地劳作,行人停下歇息,在清凉树下洗涤。
不知何时能成为书斋中的闲人,研读并传承你的道德经。
- 注释
- 颠米:偏远的野外。
含毫:提笔书写。
栏槛:简陋的栏杆。
施扃:上锁。
原田:原野。
足雨:雨水充足。
陂塘:池塘。
岛屿青:岛屿翠绿。
邻叟:邻居老者。
斥卤:盐碱地。
行人休树:行人停下歇息。
濯清泠:洗涤在清凉树下。
何时:不知何时。
轩中客:书斋中的闲人。
道德经:道德经(古代哲学经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生活图景。开篇“颠米含毫野处名”一句,颠米指的是稻谷中的米粒,含毫则是形容稻谷成熟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居之地是一片不为人知的美好田园。"略安栏槛不施扃"表达了一种宁静无忧的生活状态,没有紧闭的大门,显得非常自然和随意。
接下来的"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无云岛屿青"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田园之地的景色。"原田足雨"说明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陂塘白"可能是指道路两旁的树木在春天里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花朵或露珠,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天海无云岛屿青"则描绘了远处海天相接,无一点云雾,岛屿间碧波荡漾的景象。
中间两句"邻叟扶犁耕斥卤,行人休树濯清泠"展示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情形。"邻叟"是指邻近的老者,"扶犁"则是扶着犁地的样子;"耕斥卤"意味着他们正在辛勤地耕种。下一句"行人休树濯清泠"则描绘了路过的人在树下稍作停留,享受清凉和宁静。
末尾两句"何时去作轩中客, 并欲传公道德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何时去作轩中客"是说什么时候能够离开尘世,到这幽雅的地方居住;"并欲传公道德经"则显示出诗人希望在这里传授儒家经典和道家的哲学,追求精神上的自我修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