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一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
《鹧鸪天·其一上巳日再游青阳峡用家弟诚之韵》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瓦釜逢时转雷春江得雨浪崔嵬

不才分作沟中断偶对溪山一笑开。

姓字,拂青苔。此翁来后更谁来。

不须更待移时遣,俗驾闻风已自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才分(cái fèn)的意思:指人才的分量或能力。

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偶对(ǒu duì)的意思:形容夫妻或情侣相互配合、相互呼应。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瓦釜(wǎ fǔ)的意思:比喻能力低下或品质差劣的人。

闻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人或某事的消息,立即有所行动或作出反应。

姓字(xìng zì)的意思:姓氏、名字。

移时(yí shí)的意思:指改变时间,推迟或提前原定的时间。

中断(zhōng duàn)的意思:指被打断或中途停止,表示某种活动或过程被干扰或中止。

转雷(zhuǎn léi)的意思:指通过转变或改变某个情况或状态,使原本可能发生的危险或灾祸变得可避免或可化解。

鉴赏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以"瓦釜逢时亦转雷"起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暗示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转折的感慨。接下来的"春江得雨浪崔嵬",则通过春雨滋润后的江水汹涌澎湃,象征着生机勃发和力量的涌现。

"不才分作沟中断"表达了词人自谦之语,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被边缘化的无奈,然而他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偶对溪山一笑开",在山水间找到自我释放和快乐。"题姓字,拂青苔"两句,描绘了词人在自然中留下的印记,仿佛与山水对话,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自在。

"此翁来后更谁来"表达出词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孤独感,暗示自己可能是最后一个欣赏这美景的人。最后两句"不须更待移时遣,俗驾闻风已自回",寓意高尚的品格和清雅的趣味足以吸引世俗的纷扰远离,展现出词人的超脱与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个人际遇,表达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豁达心境,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送徐子明书记赴边

赤塞尘沙迥未平,多君意气喜论兵。

已经楚上三年别,还作云中万里行。

霁雪射雕青海岸,秋风走马白狼城。

即随骠骑承恩泽,犹胜芸窗老此生。

(0)

游三洲岩

灵源标胜概,碧洞秘瑶华。

旷野千峰出,横桥一水斜。

松萝迷客径,鸡犬隔人家。

石室云常暗,山楼树半遮。

岩巅垂玉乳,泉际引金沙。

仙乐和啼鸟,天香散落花。

开樽留晚照,挥袂驻飞霞。

延眺娱心赏,追游兴未涯。

(0)

过沈道士山居

高遁爱山深,仙踪讵可寻。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

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

(0)

喜刘德夫携侄用明入社

千载山阳会,竹林今复开。

步兵时爱客,自领阿咸来。

石上题诗去,花边载酒回。

嵇生虽好懒,犹得数追陪。

(0)

送吴隐岩自岩回潮

隐迹龙岩数十秋,归心常挂凤城头。

西桥杯酒今朝别,好向塘湖看白鸥。

(0)

睡起

睡起日当楼,微风生帘幕。

远树鸣乳鸠,虚庭下驯雀。

人閒境亦静,事省心不恶。

弹琴展素书,聊以寻吾乐。

贤哉陋巷人,生平所愿学。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