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髯如脩竹,定非俯仰人。
德公卧襄阳,不踏官府尘。
剥啄(bāo zhuó)的意思:剥削和压迫。
长身(cháng shēn)的意思:指人长得高大、身材高挑。也可用来形容事物高大、长远。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酒酣(jiǔ hān)的意思:形容喝酒后醉得很痛快。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轩昂(xuān á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性格,充满了对自然与真性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
首先,“剥啄惊牛枕,轩昂见长身”两句,以“剥啄”之声和“牛枕”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宁静与自然,同时通过“轩昂”和“长身”来形容其高大挺拔的体态,暗示了他不凡的气质与风度。
接着,“苍髯如脩竹,定非俯仰人”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外貌特征——苍老的胡须如同修长的竹子,既表现了他的年岁与经历,也象征着他的坚韧与高洁。而“定非俯仰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品格的敬佩之情。
“德公卧襄阳,不踏官府尘”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德公”在襄阳的故事,强调了隐士远离世俗官场,保持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隐士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此老颇似之,酒酣见天真”则将话题转向了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在酒醉之时与隐士的亲密交流,展现了两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这里的“天真”不仅指自然纯真的本性,也暗含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最后,“结庐甚幽独,已办老圃邻。披榛时一来,数面久益亲”四句,描绘了隐士与诗人之间的交往场景。隐士的居所虽然幽静孤独,但与诗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不时来访,每一次见面都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亲近,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而又充满深情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我惟我祖,自天之命。道被归仁,时屯启圣。
运钟千祀,授手万姓。夷凶掩虐,匡颓翼正。
载经载营,庶士咸宁。九功以洽,七德兼盈。
丹书入告,玄玉来呈。露甘泉白,云郁河清。
声教咸往,舟车毕会。仁加有形,化浃无外。
严亲惟重,陟配惟大。既佑斯歌,率土攸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