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方怨干,山中自微雨。
破梦游始天,黄唐转非古。
所忧俗未湔,就之适遭拒。
六合秋无归,尽归此台贮。
安得瓠巴琴,萝阴枕霞抚。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层台(cé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的台阶或楼梯。
长髯(cháng rán)的意思:指长而浓密的胡须。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地变(dì biàn)的意思:指天地变化,万物生成和消亡的自然规律。
瓠巴(hù bā)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的形状或状态非常丑陋或破烂不堪。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黄土(huáng tǔ)的意思:指黄色的土壤,也用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金母(jīn mǔ)的意思:指母亲的金钱,也指母亲的财产。
梦游(mèng yóu)的意思:指在梦中行走,形容人在精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下行动。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颓阳(tuí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西斜,天色渐晚,意味着事物开始衰败或衰落的状态。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悬危(xuán wēi)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不稳定的状态。
玉娥(yù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之适(zhī shì)的意思:适合,合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胜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万绿方怨干,山中自微雨”,以绿叶的生长与雨水的滋润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山林长髯樵,手携独僧语”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场景,长髯樵夫与独行僧侣的对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破梦游始天,黄唐转非古”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仿佛在梦中游历,又回到了古代的黄帝、唐尧时代,但又觉得这一切都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所忧俗未湔,就之适遭拒”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忧虑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时遇到的困难,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层台悬危梯,风矫薄衣举”描绘了攀登险峻山峰的情景,风起时衣袂飘扬,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六合秋无归,尽归此台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似乎想要将这无限的秋色收藏于心中。
“远见海气黄,攕攩动鸿羽”描绘了远处海面上的景象,海气翻腾,大雁振翅飞翔,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
“颓阳不肯高,大地变黄土”通过夕阳西下,大地逐渐被黄昏笼罩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安得瓠巴琴,萝阴枕霞抚”表达了作者渴望拥有像瓠巴那样的音乐才能,在山间的藤萝下抚琴,享受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左揽金母歌,右招玉娥舞”则是对神话传说中金母和玉娥的想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
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
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
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