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一比(yī bǐ)的意思:指两个事物或者人相比较,差距极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回忆往昔与年迈亲人的温馨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寒涕垂垂一比丘,依林傍岸独誇犹”,以“寒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老僧在回忆中流露出的哀伤与怀念之情。他独自倚靠在树林边,河岸旁,心中对往日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仍感到自豪与留恋。这里通过“寒涕”和“独誇犹”的对比,展现了老僧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甲兵老我半生事,饥渴消人百岁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老僧将自己的一生比喻为“甲兵”,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挑战。他经历了半生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世间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而“饥渴消人百岁忧”则表达了老僧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忧虑的释然。
颈联“绿竹沿溪已无夏,青山入座望临秋”,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绿竹随季节更迭,不再拥有夏日的生机勃勃;青山静默,仿佛在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天。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尾联“海天浪拍门前月,远映高堂清欲浮”,将画面推向高潮。海浪拍打着门前的月光,波光粼粼,远处的高堂在月色中显得格外清幽。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回忆中美好时光的追忆。月光下的海浪与高堂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僧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与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亲情的怀念,也有对自然与时间的感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