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成器(chéng qì)的意思:指人才或物品经过培养、锻炼后变得出色、优秀。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关东(guān dōng)的意思:指东北地区,也指东北方向。
和光(hé guāng)的意思:和光指和谐共处,互相友好。
冀缺(jì quē)的意思:希望得到但缺乏的东西。
良金(liáng jīn)的意思:指品质高尚的人或物。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却待(què dài)的意思:表示等待、期待某种情况的发展或结果。
蛇蟠(shé pán)的意思:形容蜿蜒曲折、错综复杂。
陶钧(táo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绝伦,美好无比。
同尘(tóng chén)的意思:与尘土同在,指人和物处于同一尘埃中,意味着相同的境遇或同样的命运。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张禄(zhāng lù)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出众,有卓越的表现。
- 注释
- 龙蛰:比喻隐忍不发。
蛇蟠:形容冬眠的蛇。
伍员:古代忠臣,曾劝谏吴王夫差。
吹箫者:比喻无所作为的人。
冀缺:春秋时期贤人,以农耕闻名。
执耒人:持耒耜的农夫。
神剑触星:象征得到非凡力量。
陶钧:制陶的转轮,比喻熔炼或造就。
穰侯:战国时期秦国权臣白起的封号。
关东客:指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国势力。
张禄先生: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策士,入秦效力。
竟相秦:最终投靠秦国。
- 翻译
- 龙蛇冬眠等待春天到来,融入光芒又何妨与尘共舞。
伍员并非只会吹箫之人,冀缺并非寻常耕田之人。
神剑若遇星辰之力,必将化为神奇之物,好金属经过熔炼才能成器。
穰侯无需惧怕东方的来客,张禄先生最终还是选择了秦国。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象征和深意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徐夤在唐代所特有的文学风格。从字面上看,“龙蛰蛇蟠却待伸”描绘了一种力量即将爆发的局面,龙蛇代表着潜藏的能量,而“和光何惜且同尘”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淡然。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内心的挣扎,既有破茧成蝶的愿望,也不免对世俗尘埃感到无可奈何。
接着,“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提到历史上的伍子胥,意在强调自己并非平庸之辈,而是在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对个人才华与命运的不满。这里的“吹箫者”和“执耒人”都是低贱的职业象征,但诗人通过伍员的形象,强调了自己非凡的身份。
下片“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则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一种描绘。这里的“神剑触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良金成器在陶钧”则是实际情况的写照,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完美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最后,“穰侯休忌关东客,张禄先生竟相秦”中,“穰侯”指的是历史上的富贵之人,而“关东客”则暗示着一种边远而孤独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物质享乐的淡漠,以及对于个人志向与外界评价之间的差距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徐夤对于自我价值、社会地位以及理想追求的一种复杂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一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
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
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
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
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