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三十九》
《比红儿诗·其三十九》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今时自是谙知前代由来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谙知(ān zhī)的意思:对某一领域或事物非常熟悉,并且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红儿(hóng ér)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或红光满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兴盛、繁荣。

见遗(jiàn yí)的意思:见到别人的遗物或遗迹。

今时(jīn shí)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时候。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翻译
如今的我自然不了解这一切
前人的经验怎么可能会被遗忘
注释
今时:现在。
自是:当然。
不谙知:不了解。
前代:过去的世代。
由来:历来。
岂:怎么。
见遗:被遗忘。
一笑:微微一笑。
阳城人:指阳城(地名)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对传统观念保守的人。
便惑:就迷惑。
何堪:怎能忍受。
教见:让见到。
杜红儿: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可能指代某个具有争议或引人注目的女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其三十九)》。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嘲时事的态度。

“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无奈与不解。"今时"指的是当前的时代,而"自是不谙知"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理解或不认同。"前代由来岂见遗"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断裂,过去的智慧和教训似乎已经无从寻觅。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这一句中,"一笑"可能是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态度,"阳城人"则是古代比喻愚昧无知之人的说法。这里诗人用"一笑"来对待那些浅薄的人们,他们因缺乏深刻的见识而容易迷惑。而最后提到的"杜红儿"可能是一位才女或有才华之人,诗人感慨于自己如何去教导这样的人,表达了一种教育或传道的无力感。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悲观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杂谣十首·其九

从军十五颜如花,二十颇解为骄奢。

大言猛气两无敌,手挽天河翻日车。

白头老卒守寒圃,钩带离离子母瓜。

(0)

过他里雾·其二

旧有唐人三两家,家家竹径自回斜。

小堂盖瓦窗明纸,门外槟榔新作花。

(0)

感怀

产破逋犹负,时穷病亦奇。

筹家心力瘁,思母梦魂悲。

不醉愁难遣,无诗俗莫医。

世缘何日卸,辟谷采灵芝。

(0)

暴客行

青灯荧荧照读书,暴客惠然入吾庐。

吾庐萧索何所有,两簏敝衣尽赠渠;

主人不怒客不喜,一场得失仅尔耳。

人言廉士只虚声,今日幸有君知己;

按剑相盼戏耶真,我本非君之仇人。

(0)

乱后初归里中·其三

沧桑回首总伤情,旧日楼台一望平。

僮仆不知陵谷变,向人犹问定军城。

(0)

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连日大捷,重围以解·其四

军令如山立,出门三五申。

攻心师马谡,守法学曹彬。

但使擒元恶,休多杀一人。

古来称善将,无敌是行仁。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