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回漳水乘,旆转洛滨笙。
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
东平(dōng píng)的意思:平和、安宁
凤吹(fèng chuī)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高亢激昂,婉转动听。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流襟(liú jīn)的意思:形容悲痛时掉泪,衣襟上湿了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睿情(ruì qíng)的意思:智慧而深情的心灵。
烧田(shāo tián)的意思:指故意纵火焚烧农田,破坏农作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神驾(shén jià)的意思:指才智超群,驾驭事物得心应手。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一回(yī huí)的意思:一次,一次性
羽盖(yǔ gài)的意思:羽毛覆盖,形容光彩照人。
洛滨笙(luò bī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和自信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张正见所作,名为《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诗中充满了古典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篇“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送别时的景象。“凤吹”与“神驾”均为皇家车马的代称,展现了当时官员离去的庄重场面。这里的“南浦”、“东平”或许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构成了一个雄伟壮观的画面。
接下来的“亭回漳水乘,旆转洛滨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情景。“亭回”指的是亭子的轮廓曲线美,“漳水”则是小河流水的意象,两者结合,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而“旆转洛滨笙”中的“旆”指的是旗帜,这里形容官员车马行进时旗帜随风飘扬之景,“洛滨笙”则是古代乐器之一,常用来比喻军队的队列或节制。
诗中间的四句“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地冻”、“风严”给人以严寒的感觉,而“斑轮响”则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羽盖轻”则是对官员车盖轻盈的描述。下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烧田上飘浮着云雾,古树上却是雪花纷飞,这种对比强烈,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结尾的“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则是送别之情。诗人在离别时刻,心中涌起无限哀愁,通过“歧路一回首”表现出对即将远去的人物和景致的一份留恋。而“流襟动睿情”中的“流襟”指的是衣襟随风飘扬,象征着离别之情的动荡。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友情、官职变迁以及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