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东晚眺二首·其一》
《村东晚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来信步过东陂,最爱村东物象奇。

藤杖穿云秋望处,葛衣沾露夜归时。

残声凄断蝉移树,孤影寒鹊绕枝。

自揣今年还得饱,一川新稻已离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寒鹊(hán què)的意思:比喻贫寒、不幸的人。

荒寒(huāng hán)的意思:荒凉寒冷的样子。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来信(lái xìn)的意思: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信步(xìn bù)的意思:轻松自在地行走或行动。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沾露(zhān lù)的意思:沾取露水,比喻得到一点好处或者享受到一些好处。

注释
兴来:兴致勃勃。
信步:随意漫步。
东陂:东边的池塘。
最爱:最喜欢。
物象奇:奇特的景象。
藤杖:用藤制成的手杖。
穿云:穿过云层。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沾露:被露水打湿。
夜归时:夜晚回家的时候。
残声:断断续续的声音。
凄断:凄凉而断断续续。
蝉移树:蝉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
孤影:孤独的身影。
荒寒:荒凉而寒冷。
鹊绕枝:喜鹊在树枝上盘旋。
自揣:自我估计。
今年还得饱:今年还能吃饱。
一川:满川。
新稻已离离:新稻已经一片金黄。
翻译
兴致来时随意走过东边的池塘,最喜欢村东那些奇特的景象。
手持藤杖穿越云层,在秋天的傍晚眺望,穿着葛衣在露水沾湿的夜晚回家。
蝉鸣声断续,它们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孤独的身影在荒凉的枝头摇曳。
自我估量今年还能吃饱饭,因为满川的新稻已经一片金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东晚眺二首(其一)》。诗人兴之所至,随意漫步到村东,被那里的奇特景象深深吸引。他手持藤杖,穿越云雾,秋日登高远望,夜晚归来时葛衣上沾满了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蝉鸣声断续,显得凄凉,而鹊鸟在孤枝上盘旋,更添了几分荒寒之感。诗人欣慰地想到,今年的收成应当不错,满眼的新稻已一片连片,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晚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闲适而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十一月十八夜

夜起久成癖,晦明观吐吞。

苦寒知月味,衔恨敛霜魂。

衾影曾何愧,荆凡定孰存?

恶声闻最熟,不必蹴刘琨。

(0)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

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

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

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

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0)

恒斋画鹊华秋色便面·其二

当年放眼恃形骸,次第风流地下埋。

留与工愁王沈郑,恒斋苦忆更缄斋。

(0)

书女景扇

刺天汝亦厌群飞,赁庑春申即是归。

焉用关心看朝报,娱人正有乳婴肥。

(0)

续海藏楼杂诗·其七

吾心有是非,诗书为之主。

中含古性情,乖戾了无取。

世风忽扬尘,吹我堕何所?

举头失日月,震耳剧雷雨。

营营魂不昧,耿耿意自许。

欲呼平生亲,顾笑反予侮。

高楼外无地,掩捲成独语。

云垂鬼神黑,知己幸有汝。

(0)

津沽杂感·其一

小窗风竹乱斜阳,门掩盆花脉脉香。

一种悽迷浑似醉,不许添酒入愁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