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寒鹊(hán què)的意思:比喻贫寒、不幸的人。
荒寒(huāng hán)的意思:荒凉寒冷的样子。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来信(lái xìn)的意思:指收到他人的信件或消息。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信步(xìn bù)的意思:轻松自在地行走或行动。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沾露(zhān lù)的意思:沾取露水,比喻得到一点好处或者享受到一些好处。
- 注释
- 兴来:兴致勃勃。
信步:随意漫步。
东陂:东边的池塘。
最爱:最喜欢。
物象奇:奇特的景象。
藤杖:用藤制成的手杖。
穿云:穿过云层。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沾露:被露水打湿。
夜归时:夜晚回家的时候。
残声:断断续续的声音。
凄断:凄凉而断断续续。
蝉移树:蝉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
孤影:孤独的身影。
荒寒:荒凉而寒冷。
鹊绕枝:喜鹊在树枝上盘旋。
自揣:自我估计。
今年还得饱:今年还能吃饱。
一川:满川。
新稻已离离:新稻已经一片金黄。
- 翻译
- 兴致来时随意走过东边的池塘,最喜欢村东那些奇特的景象。
手持藤杖穿越云层,在秋天的傍晚眺望,穿着葛衣在露水沾湿的夜晚回家。
蝉鸣声断续,它们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孤独的身影在荒凉的枝头摇曳。
自我估量今年还能吃饱饭,因为满川的新稻已经一片金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东晚眺二首(其一)》。诗人兴之所至,随意漫步到村东,被那里的奇特景象深深吸引。他手持藤杖,穿越云雾,秋日登高远望,夜晚归来时葛衣上沾满了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蝉鸣声断续,显得凄凉,而鹊鸟在孤枝上盘旋,更添了几分荒寒之感。诗人欣慰地想到,今年的收成应当不错,满眼的新稻已一片连片,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晚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闲适而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
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
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
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
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续海藏楼杂诗·其七
吾心有是非,诗书为之主。
中含古性情,乖戾了无取。
世风忽扬尘,吹我堕何所?
举头失日月,震耳剧雷雨。
营营魂不昧,耿耿意自许。
欲呼平生亲,顾笑反予侮。
高楼外无地,掩捲成独语。
云垂鬼神黑,知己幸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