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全文
宋 / 释如珙   形式: 偈颂

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

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家落(jiā luò)的意思:家庭破败,家道中落

见形(jiàn xíng)的意思:根据外表或形象来判断某人或某物的品质或本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体用(tǐ yòng)的意思:体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格健壮、能够派上用场。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惺惺(xīng xīng)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的作品,名为《颂古四十五首(其十)》。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前两句“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描绘了一种情境,声音虽然无形,但能引起树的震动,使人感知到它的存在,形象地表达了听觉与力量的互动。"惺惺"一词,既可理解为树木被摇动时的震动状态,也可引申为人对事物敏感或警觉的状态。

后两句“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实体与功能(体用)并非必须严格区分,它们相互依存,如同人在日落时分回家,寓含着自然法则和人生归宿的哲理。诗人以日常景象表达出超越世俗的智慧,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归宿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存在的本质,以及心灵的归宿,具有禅宗诗歌常见的意境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如珙
朝代:宋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猜你喜欢

周公器弘治初为庆符令赋诗追忆之

周君为邑日,江汉尽桑麻。

帝力谁知识,长安无狭斜。

但将九溪水,频灌庆符花。

遥想弹琴处,南风吹未涯。

(0)

送洪南安

平生洪大理,朴直古人心。

执法汉庭上,春风吹六阴。

一麾横浦去,相失庾山深。

他日逢梅使,听歌行路吟。

(0)

朔州行

朔州城头凝黑云,朔州城下边人魂。

健儿悍骄好杀戮,少壮战死今无存。

悲风南下吹觱篥,马逸饮血太白窟。

不见铙歌入塞门,但见人骨白崒嵂。

近来衣冠苦出粟,岂说千朝养精卒。

班生介子不应募,愿弄悲笳令归去。

(0)

题集山书院

大江贯蕲黄,中有硕士居。

抱璧重一掷,探元破群愚。

偃卧大集阳,悠然见苍梧。

鲁峰七十二,芙蓉峻而都。

所恋得依托,宁能去园庐。

众山止其巅,百川求其潴。

不观洞庭阔,但恐周道纡。

白鹿有筌蹄,衡岳空笱篘。

玄玄入疑始,吾与尔为徒。

(0)

兰陵赠王诞敷使君

何处见君子,兰陵西上门。

坐看苍翠色,蔚蔚照熊幡。

尔本蜀中彦,才如横海鲲。

余方闽地隐,梦逐故山猿。

郁彼风云志,潸然廊庙言。

并收弘治籍,惟恋孝陵恩。

汉主亲戎阵,书生俎豆存。

迢迢去住意,一与醉芳樽。

(0)

游子篇

眷彼不周风,喟然思九夷。

九夷限波岭,游子逝何之。

驰车越幽蓟,天路逾险巇。

齐州岂不恋,严威剥人肌。

襜褕可禦冬,所欢不予贻。

在贱贵所忽,在远迩所遗。

子去华衣马,敦我忼慨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