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二》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迎客山僧未下廊,好风吹鼻便生狂。

莫疑佛宇芬烈,薝卜曼殊共借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芬烈(fēn liè)的意思:形容香气浓烈,芬芳馥郁。

佛宇(fó yǔ)的意思:指寺庙的建筑,也可用来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曼殊(màn s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行高傲、自大。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迎客(yíng kè)的意思:热情地欢迎客人或者新朋友。

注释
山僧:指山中的僧人。
廊:走廊。
好风:宜人的风。
鼻:鼻子。
生狂:感到非常愉快。
佛宇:佛寺。
清芬:清淡的香气。
烈:强烈。
薝卜:一种香料植物。
曼殊:梵语音译,常用于指曼陀罗花,也有香气。
共借香:共同散发出香气。
翻译
山中和尚还未走出走廊迎接,微风拂面就让我心生欢喜。
不要怀疑这是佛寺的清香,因为连薝卜和曼殊花也借来了香气。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佛教意境相结合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诗人以“迎客山僧未下廊”开篇,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其中山中的僧侣尚未离开寺庙前的走廊,这既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也为后文的意象奠定了基调。

“好风吹鼻便生狂”一句,则通过感官体验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激发出的情感冲动。这里的“好风”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它以一种温和、悦人的方式触动了僧侣的情怀,引起了一种类似狂喜的情绪。

接下来的“莫疑佛宇清芬烈,薝卜曼殊共借香”则将自然景观与佛教的修行境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莫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体验的坚信,而“佛宇清芬烈”则描绘了一种高洁、纯净的气息,这里的“佛宇”指的是寺庙或佛教的世界,暗示着一种超越凡尘的精神追求。

最后,“薝卜曼殊共借香”一句中,“薝卜”是一种植物,而“曼殊”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自然景观。这里通过使用这些具体的自然元素,诗人强调了自然与佛教境界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向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状态,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清平乐.次前韵

悠扬酒望。点缀春情状。云气欲酣花气荡。

语燕啼莺下上。水边柳阁松庵。遥遥眼力先探。

一阵山风雨过,马头日脚烘岚。

(0)

浣溪沙

㶁㶁清流浅见沙。沙边翠竹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夸。

旋扫太初岩顶雪,细烹阳羡贡余茶。

古铜瓶子蜡梅花。

(0)

南乡子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0)

定风波

临醮诸公戒行清。动天感应福非轻。

壬润琼田农尽喜,秋成。谷田珠长豆苗生。

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

旦望焚香餐素膳,无憎。意平出语似仙经。

(0)

玉漏迟.题阙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

(0)

感怀十首·其一

太极本一气,胡为两仪分?

生生立名字,万汇遂纭纭。

洪荒不足征,至精亦已沦。

蓩莸茂佳景,葱茜争葐蒀。

葐蒀漫渚泽,蒙茏冒兰荪。

菲菲白日晚,飒飒秋霜繁。

华滋竟萧条,芳情欲何言?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