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
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鹰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鹰的神韵和环境的氛围。
首句“岸帻空堂晚”,描绘了画堂内光线渐暗的傍晚景象,岸帻(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暗示了画中人物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飞霜疋练秋”一句,以“飞霜”和“疋练”(匹练,比喻洁白的布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霜雪,与“秋”字呼应,渲染出一幅清冷而高洁的画面。
“野风吹苍莽,山叶助萧飕”两句,通过“野风”和“山叶”的动态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野风的吹拂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山叶的萧飕声则增添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凄凉的意境。
“万羽愁相肉,千人莫浪求”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鹰描绘得栩栩如生。万羽的愁意,不仅指鹰的羽毛,也暗喻其内心的挣扎与孤独;“千人莫浪求”则表达了对猎取这种珍贵之物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之情。
最后,“猎心吾未老,谁与臂双韝”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怀有猎鹰的豪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赏这幅画作。这里的“双韝”(古代射箭时用的箭袋)象征着共同狩猎的伙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鹰的描绘和环境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忆旧时、东方□郡,东原尽是佳处。
梁都破了寿南渡,几遍狐号鳝舞。
君试觑。
环一抹荒城,草色今如许。
芳华旧地。
曾一上飞云,歌台酒馆,落日乱鸦度。
吟情苦。
滴尽英雄老泪。
凄酸非是儿女。
西湖似我西湖否。
只怕不如西子。
秋欲暮。
要一看秋波,又自催归计。
休□浪语。
待过江说与,高车驷马,今是朝天路。
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
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
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
痴心指望回风坠。
扇底相逢,钗头微缀。
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
日下长秋,城乌夜起。
帐庐好在春睡。
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
愔愔雨、春心如腻。
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
何人念、流落无几。
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