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一》
《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白下门前黄叶飞,楚人来送越僧归。

遥知到日春初暖,应是霜林笋蕨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下(bái xià)的意思: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无意义或没有结果,而“下”表示失败或失去。因此,白下的基本含义是指努力付出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收获。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笋蕨(sǔn jué)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途。

下门(xià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门、外出。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僧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首句“白下门前黄叶飞”以秋日落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白下门作为地点,暗示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肃穆。接着,“楚人来送越僧归”点明了送别对象的身份和目的地,楚地之人送别越地的僧人,地域的差异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遥知到日春初暖”一句,通过想象僧人到达目的地时的季节景象,表达了对僧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春天温暖的向往。这里的“春初暖”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也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一句“应是霜林笋蕨肥”,则以对僧人归乡后见到的生机勃勃之景的想象,寄托了对僧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霜林中的笋蕨生长旺盛,预示着僧人归乡后的幸福生活和精神的充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与期待交织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澴川逢张秋崖丈自蜀归

他乡频见雁,旅夜忽逢君。

鬓染峨眉雪,衣沾剑阁云。

风尘谁息驾,井邑尚从军。

迢递澴川路,秋声不可闻。

(0)

湖庄春望

望入平皋路,风光面面分。

山青前日雨,树绿满湖云。

僧梵随云落,渔歌隔水闻。

为沽一壶酒,烂醉倚斜曛。

(0)

题老桧

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

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0)

寄醇民先生

茂树有高枝,清弦无细响。

素交见生平,曾不为标榜。

自我与夫子,幽巷通来往。

散发坐茅亭,信宿得心赏。

清梵激松风,禅寺邻书幌。

主客共藜羹,闵子过周党。

尺素隔层城,烟月劳梦想。

嗟我倦游人,十年在草莽。

书剑局高天,壮躯空慨慷。

何处豁尘心,溪流晒渔网。

(0)

登摄山最高峰

初疑天际峰,鸟飞不可度。

石磴几盘旋,忽到绝顶处。

渐觉远村低,微茫隐烟树。

长江拍云来,欲挟众山去。

上方犹夕阳,干林黯将暮。

立久薄寒生,客衣湿云雾。

我生幸何如,得投灵境住。

心静闻天香,超然发深悟。

(0)

采莲曲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