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徵(biàn z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形态、面貌发生变化。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击筑(jī zhù)的意思:指弹奏古代乐器筑琴,比喻音乐技艺高超或表演非凡。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辚辚(lín lín)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车轮转动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洪亮、连续不断。
上指(shàng zhǐ)的意思:指向上方,表示指引、指示或引导。
士行(shì xíng)的意思:指士人的品行和行为,也表示君子的风度和行为规范。
四座(sì zuò)的意思:指四座山或四座楼,形容高大壮丽的景象或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素衣(sù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比喻人的品行朴素、不张扬。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燕云(y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喑咽(yīn yān)的意思:形容因悲伤、愤怒或委屈等而无法说话或说话困难。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 鉴赏
这首诗《补易水歌》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易水边壮士行侠仗义、慷慨赴死的情景,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豪情与悲壮。
诗中开篇“燕云悲兮易水愁”,以悲凉的氛围渲染出壮士即将离别的哀愁。接着“壮士行兮专报仇”一句,点明了壮士此行的目的——为报私仇或公仇而英勇赴难。随后,“车辚辚兮马萧萧,客送发兮酌兰椒”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车辆隆隆,战马嘶鸣,友人举杯相送,饮下含有芳香的兰椒酒,预示着离别之痛。
“击筑兮喑咽,歌变徵兮思以绝”两句,通过筑琴的哀音和歌声的变调,表达了壮士内心的悲痛与决绝。接下来,“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伤兮皆素衣”描绘了整个场景的凄凉,四周的人们因悲伤而穿着素色衣物。最后,“歌复羽兮慷慨,发上指兮泪交挥”进一步强调了壮士的豪迈与悲壮,即使泪水纵横,也难以掩饰其慷慨激昂之情。
结尾部分“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易水的寒冷和壮士的决绝,再次强调了壮士赴死的决心和悲壮的英雄气概。整首诗通过对壮士离别、赴难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豪情与悲壮,令人动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