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读道德经》
《秋夜读道德经》全文
清 / 庞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一夜秋至,虫声向暝归。

暑消青琐闼,气爽白蕉衣

烧烛差堪近,摊书不违

尘思老氏,此道未云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差堪(chà kān)的意思:勉强能够达到某种程度

尘思(chén sī)的意思:指世俗的思虑、尘世的心思。

蕉衣(jiāo yī)的意思:指破烂不堪、破衣烂衫的衣服。

老氏(lǎo shì)的意思:指古代有学问的人。

青琐(qīng suǒ)的意思:指琐碎琐细的事物。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琐闼(suǒ tà)的意思:琐碎繁杂的事务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同尘(tóng chén)的意思:与尘土同在,指人和物处于同一尘埃中,意味着相同的境遇或同样的命运。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青琐闼(qīng suǒ tà)的意思:指官吏清廉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庞垲的《秋夜读道德经》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清凉。首句“一夜携秋至”,简洁地传达出秋意渐浓的氛围,仿佛秋色在悄然中降临。接着,“虫声向暝归”以虫鸣声的消失暗示夜幕的降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读书环境。

“暑消青琐闼,气爽白蕉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凉爽,暑热消退,空气清新,让人联想到青琐宫门和穿着白蕉叶制成的衣服,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读书时的舒适心境。

“烧烛差堪近,摊书愿不违”写诗人点燃蜡烛,沉浸在阅读《道德经》的喜悦中,希望自己的愿望不会违背,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同尘思老氏,此道未云非”,诗人表示自己在尘世中思考老子的哲学,认为这种追求并非不合时宜,流露出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理念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经典的研读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庞垲
朝代:清   字:霁公   号:雪崖   籍贯:直隶任丘   生辰:1657—1725

康熙十四年举人。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分修《明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时将兴大狱,垲力弭之。工诗,以自然为宗,奇而不肆。有《丛碧山房文集》、《杂著》、《翰苑稿》等
猜你喜欢

句·其三

山水三更月,烟中一叶舟。

(0)

句·其二十二

自然鸥鸟亲,日与渔樵遇。

(0)

续和漕司高斋韵

坦情渠侬嫌我真,斗升谁给太仓陈。

悠悠江汉飘零客,落落乾坤老病身。

心历百艰弥感奋,诗留千古越清新。

高斋高处齐文焰,付与从今仰止人。

(0)

县圃十绝和朱待制·其四

讼牒如蜂房,未易谈笑理。

却思买扁舟,归钓荆溪水。

(0)

六桥闲步·其一

出郭青岑近,临流白鸟飞。

笙歌春雨歇,草树夕阳微。

山色邀藜杖,湖风飐葛衣。

虚亭林处士,不见鹤来归。

(0)

李白墓

野火烧残竹数枝,诗魂飘荡定何之。

娟娟秋月照采石,不在荒坟在水湄。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